畫家和牧童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2、引導學生有意識地積累優美詞語及主動學習。
3、培養學生課外搜集資料的興趣和習慣,拓展語文學習空間。
【教學過程】
一、觀察發現,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1課,請小朋友仔細看老師寫課題:
畫家 牧童(一大一。
你發現了什么?
猜猜老師為什么這樣寫?
(老師把畫家寫的大,牧童寫的小,我猜是因為牧童年齡小,畫家年齡大。)
(我覺得是畫家本領大,會畫畫,牧童只是會放牛,所以就寫的小。)
同學的猜測都很有道理,是不是這樣呢?這節課我們到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深入課文
過渡:課文第一句話就告訴我們,畫家名叫戴嵩,他很有名。(出示第一句話,學生齊讀)
1、你從哪個詞可以看出戴嵩很有名氣?你還能換一個詞嗎?
2、我們可以用這種換詞語的方法來了解一個詞的意思。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戴嵩畫畫的好,很有名氣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4,把這樣的句子用漂亮的“——”畫起來。板書:戴嵩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戴嵩是個著名的畫家?
小朋友們找的都對,讓就我們好好來研究研究戴嵩到底有多著名?
(1) 出示: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串嫷娜藳]有不點頭稱贊的,有錢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
請你細細地讀一讀這些句子,想一想,從哪個詞更能突出表現戴嵩有名?( )
學生沒能說到關聯詞你可以這樣引導:我們還可以從“一”和“就”看出他畫的畫剛剛掛出來就吸引了很多人,更可見戴嵩畫得非常好。
這就是關聯詞“一…就…”的作用,你能用“一…就…”說一句話嗎?
出示:看畫的人一( ),就( )。
有錢的人一( ),就( )。
(是啊,戴嵩的畫那么受人歡迎,難怪他是一個著名的畫家,拿起書,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第一段。)
(2)戴嵩沉思片刻,決定畫一幅《斗牛圖》。出示: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①他是怎樣畫《斗牛圖》的?
②看徐悲鴻畫的畫《馬》,讓學生理解“濃墨涂抹、輕筆細描”,F在你知道了嗎,這是國畫的兩種不同技法,讀一讀這兩個詞語。把整句話連起來讀。
③能讀出自己的感受!戴嵩的畫技果然高超,不但畫得好,還畫得快,她剛畫完,圍觀的人看了,紛紛夸贊。(出示)商人稱贊到——
(二)指導朗讀大家稱贊戴嵩的話
1.出示句子,找同義詞。
圍觀的人看了,紛紛夸贊
“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作!”(出示)
教書先生贊揚到——
“畫活了,畫活了,只有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出示)
①在這三句話中,有三個詞是同義詞,你發現了嗎?把他們畫出來!誰來說
好眼力!這三個詞兒都表示夸獎、表揚的意思。你看,我們的漢字多么有趣,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三個詞語來表達,用在課文里也不顯得重復。(生讀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