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學藝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懂得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育學生從小苦練基本功。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3個生字。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梅蘭芳的資料。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觀看京劇——在京戲中入境
1、欣賞京劇《霸王別姬》中的片段。
2、教師談話:京劇是我們中國文化中的精華。你們知道我們中國鼎鼎有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是誰呢?
3、投影人物照片,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資料。
4、揭示課題,讀好課題。
(通過看京劇表演片段,讓學生零距離地接觸一下京劇,對京劇有了感性的了解。由此產生了想了解主人公的學習興趣。)
5、聽課文錄音:要求學生若有疑問,聽完后提出。
6、學生質疑。
(認同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學生愛提問是天性,努力讓學生在課堂上敢提問、愛提問,不僅是教學的需要,更是張揚個性的需要。對學生提出的不同問題,用贊賞的目光、鼓勵的言語給予肯定,這能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更為自由、舒展的平臺。)
二、走近人物——在體驗中悟情
(一)導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段讀,評議朗讀情況。
2、梅蘭芳在拜師學藝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呢?指導學生根據填空把話說完整。(因為梅蘭芳,所以師傅說。)
3、教師講述京劇演員所應具備的條件。
(教師添加的一段語言描述,初步使學生感受到京劇的藝術表現形式,即通過動作、眼神等表達人物的喜、怒、哀、樂。其實這就為學習理解第一自然段中“眼睛沒有神兒”、“不是唱戲的料子”,以及第二自然段中的“眼睛會說話了”做了鋪墊。這是突破教學難點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二)導讀第二自然段
1、梅蘭芳學藝的時候就跟你們差不多大。如果你是小梅蘭芳,當你聽到師傅這樣的話后,你心里會怎么樣?你愿不愿意學下去了呢?
2、梅蘭芳又是怎么做的呢?學生帶著問題自讀第二自然段。
3、學生交流自己讀懂的地方。
4、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朗讀第一句話。
5、指導看圖,引導學生朗讀第二句話,理解詞語“緊盯”、“注視”的意思。
6、組織游戲,讓學生體驗梅蘭芳練眼神的刻苦。
7、運用多種促讀手段、形式指導學生讀好第二句話。
8、引讀第三句話,了解人物苦練眼神后的結果。
9、梅蘭芳真了不起!他的這項本領是怎么來的?(板書:勤學苦練)
(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程度、領悟程度往往取決于他的生活積累,當新知與他的生活背景相接近時,他便能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比較、歸納、揣摩、感悟,從而理解語言,引起情感共鳴。在教學中,教師努力營造了一種“我想讀,我要讀”的氛圍。通過巧設問題,組織游戲,把學生和梅蘭芳的距離拉近了,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走進教材,進入角色,與文中的人物同喜同樂。這樣的教學,始終讓學生經歷著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伴隨著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使學生在讀書實踐中,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明白了樸實的道理,提升了閱讀的樂趣。)
(三)導讀第三段
1、后來,梅蘭芳又勤學苦練身法、功夫、唱腔,終于成為——(導讀)
2、理解詞語“大師”、“京劇大師”、“世界聞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