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愛> 教學設計
[ 設計理念]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在識字、認字的過程中,了解 帶“ 氵 ” 和 “冫”的字的構字規律。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詩中難理解的詞語或句子;學習根據課文內容或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想象。
3.感受媽媽的愛的深厚、細膩、無私、偉大。懂得珍惜和感恩媽媽給予自己的愛。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描寫媽媽的愛的句子。
[教學難點]體會感受媽媽的愛,教育學生要愛媽媽。用各種方式感恩媽媽。
[教學準備]母親節日歷一頁,一組媽媽關愛孩子的日常生活場景視頻課件,音頻課件。
[教學時數]2課時
3.初步感受媽媽的愛的深厚、細膩、無私、偉大。懂得珍惜和感恩媽媽給予自己的愛。
[設計特色]
將生字卡片制成愛心形,用“愛心大比拼”這一游戲,實現自學生字,部分檢測,小組合作探究,最后全體交流的識字體系,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識字能力。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 以情促導,揭示課題:
1.視頻播放一組媽媽關愛孩子的生活場景,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訓練學生要仔細觀察,說清畫面內容,結合生活實際感受媽媽的點滴關愛。提升到愛媽媽的思想領域。)
2.齊讀課題,抓重點字: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體會第三單元《孩子眼里的媽媽》第一課《媽媽的愛》。齊讀課題。提問:看到這個題目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個字?(愛)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預設:媽媽是怎么愛我們的?媽媽的愛是什么?……)引導在具體語句中感悟媽媽的愛。激起讀課文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
二、 文字感染,讀中探究:
(一)初讀感知,激發情感:
1、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圈出你在本課新結識的字詞朋友,反復讀幾遍,要讀準字音。
2、感悟愛心大比拼:
出示愛心形的生字卡:比賽認讀生字,個別強調讀音。(檢查自學及初學情況。)
3、互助提高:
要求先自由讀課文,再針對自己不熟練的部分,求助同桌的幫助,爭取把課文讀通順,把字音讀準確。激勵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
(二)檢查識字,優化方法:
1.匯報新學會的生字及識記方法,獎愛心卡。為媽媽贏得愛心大禮包。
“扇”窗戶下面羽毛翹。“熱”九根手指,五個點點,強調右上是“丸”不是“九”。“醒”“熄”熟字加偏旁。“滅”想象火被熄滅的常見方法。
2.探究規律,回文檢測:
發現本課“ 氵” 和 “冫” 的字比較多。教師出示“汗”“浸”“濕”“凈”“涼”快速讀字,并在文中劃出帶有這些生字的詞語和句子,學生匯報,在大屏幕上出示句子,讀加重點號的詞語,說說它們的區別,(通過加水體會“浸濕”的道理。)并給“凈”“涼”“汗”組詞,說一句話。舉出一些帶有這些偏旁的生字。注意“裳”的讀音。
3.認讀詞語,初步理解:浸濕 、衣裳、清涼、熄滅、純凈、厚禮、深情。
4.指導書寫:
重點是:““濕”“熱”“凈”“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