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薄荷茶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本課“沁、曠、怡、惜、隆、捆、桌、颯、幣、瓷”等10個生字,理解“沁入心脾、心曠神怡”等詞語的意思;能在田字格里正確書寫“沁、惜、捆、隆、幣”六個漢字。
2、正確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邊讀邊想,試著提出問題。
3、體會桃花為他人著想,甘愿奉獻的品質以及路人誠信的美德。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培養學生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學習習慣。
2、體會桃花為他人著想,甘愿奉獻的品質以及路人誠信的美德。
教學媒體 ppt
課前學生準備 充分預習課文
教學流程 一 導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葉子嗎?(出示薄荷葉)
板書:薄荷(正音:荷讀輕聲)
2、體驗理解,“沁人心脾、心曠神怡”
⑴ 聞一聞薄荷葉,有什么氣味?給你什么感覺?
⑵ 出示句子:一股沁人心脾的薄荷香味兒真讓人心曠神怡。
⑶ 指導朗讀句子,學習生字“沁、曠、怡”。
3、大熱天,采幾片薄荷葉,泡成茶,那股涼爽的感覺讓人神情氣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一個有關薄荷茶的小故事。
出示課題:33、薄荷茶(齊讀課題)
二 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學生自由讀文后交流。
⑴小組抽查自讀情況。合作學習生字。
⑵小組合作完成填空:
桃花家門前的公路邊有一棵 。大熱天,人們都喜歡 。路的另一邊是 。一天,桃花在樹陰底下擺了一個 。放學后,桃花發現 , 。
3、反饋交流。
⑴ 出示生字詞語:
齊讀——開火車讀——自由交流。
⑵ 指導書寫“隆”。
⑶ 交流填空練習,齊讀。
三 讀文質疑。
1 指名分節朗讀課。
引導學生圍繞課文質疑:讀了課文之后,你有什么問題嗎?
2 學生質疑,教師隨機板書。
四 學文解疑。
問題:(1)桃花的茶水攤擺在什么地方
(2)桃花為什么要擺一個茶水攤?
(3)桃花是怎樣擺茶水攤的?
(4)為什么桃花端著小瓷碗覺得手里很沉很沉?
(一)小組學習,解決問題(1)(2)。
1、 在組長的帶領下,讀課文思考問題。小組討論。
2 、交流:(1)桃花的茶水攤擺在銀杏樹下。
為什么桃花要將茶水攤擺在這里呢?
引讀第一節。
指導朗讀:這景象美不美?你也來試著讀讀。
學生自由讀。齊讀。
3、 交流(2)出示句子:①可惜少了一個茶水攤兒。
②不是為了賺錢,就是讓那些走累的過路人解解渴。
引讀:面對這樣的美景,桃花好幾次聽到有人這樣嘆息——(可惜少了一個茶水攤。)
她聽了,心里想——(是啊,在這里擺一個茶水攤,生意一定興隆,可是誰愿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