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說會寫--禮貌待客
教材簡析:本課的具體內容有兩部分;一段文字和兩幅插圖。一段文字提示了本次口語交際的情境和要求。插圖是曉英和王阿姨開門,請王阿姨進來,并熱情接待王阿姨的情景。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說、議、評、演中交流與互動,提高學生的日常口語交際能力。
設計理念: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也是兒童基本的生活實踐能力。教學時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努力創設真實的交際情境,運用“說一說,演一演,議一議,評一評”等形式,來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提高學生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懂得怎樣接待客人才能得體、有禮貌。能正確使用禮貌用語。能用普通話進行交流。
2、培養學生表達的自信心,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聯系實際懂得怎樣接待客人。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表演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做客、待客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事。請大家看看這位小朋友是怎么待客的?他做得好嗎?
2、生表演小品“待客”。
小品內容:王阿姨帶著女兒萌萌到小明家做客。聽到門鈴聲,正好小明去開門。小明大聲問到:“誰呀?”知道是王阿姨后,小明邊開門邊朝屋內喊:“媽媽,王阿姨來了!”然后自己就跑進屋里去了。在爸爸、媽媽與王阿姨交談時,媽媽把小明的幾本連環畫拿給萌萌年地。小明看見了,有點生氣了,還把自己最心愛的那本拿走了。之后,小明還時不時地打斷爸爸、媽媽與王阿姨的談話。當王阿姨要走時,媽媽邊送王阿姨邊對小明說:“小明,王阿姨要走了。”小明坐在沙發上說了聲:“王阿姨,再見。”
3、分組討論。
你覺得小明做得讓人滿意嗎?該怎樣做?
4、學生自由匯報。
5、過渡:看來接待客人也是很有學問的,今天我們一起來說說如何有禮貌地接待客人。
(板書:禮貌待客)
(利用表演導入,激發學生參與說話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想說”,達到生趣、激趣的目的。表演的情境貼近學生生活,使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
二、創設情境,練習接待客人。
1、明確目標,落實要求。
自由讀書上提示,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要求。
2、看圖思考,講述圖意。
(多媒體出示掛圖)仔細觀察這兩幅圖,在小組內說說圖上的小朋友曉英是怎樣接待客人的?想想她會做什么、說什么?
3、同桌交流。
4、學生自由匯報。
5、小組討論。
曉英待客既有禮貌又熱情大方,真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平時家里也常有客人來訪,你接待客人時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學生自由匯報。
6、根據學生的發言,歸納出禮貌待客的要求:
(1)主動、熱情。
(2)尊重客人;不打斷客人的談話;有事時,有禮貌地同客人打招呼回避;客人走時要送出門外。
(3)使用禮貌用語:您好、請進、請坐、別客氣、沒關系、再見等。
(二年級的孩子真正做到禮貌待客琮有一定的困難。這一環節通過學生看圖想一想、說一說,聯系生活實際交流,培養訓練學生有禮貌地接待客人。)
三、扮演角色,接待客人。
1、過渡。
同學們懂得了怎樣有禮貌地接待客人,你們想不想給大家表演一下?
2、學生分組表演,教師巡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