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想象表演,能區分“請求”與“再三懇求”在程度上的差別。
2、通過課文中三件事情的學習,能知道孔繁森關心人民、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課文中三件事情的學習,能知道孔繁森關心人民、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一節課,我們了解了《孔繁森》這篇課文的內容,相信這個人物也給大家留下了一定的印象。哪個小朋友能說一說你覺得孔繁森是一個怎樣的人?
(課件出示句子:孔繁森是一位的干部。)(點名學生回答,回答完畢,全體學生齊讀: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
2.哪位小朋友能說說“優秀”和“援藏”是什么意思?(復習第一課時內容)
3..那么,孔繁森的優秀表現在哪幾件事情上呢?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孔繁森》這篇課文。(板書課題:孔繁森)
二、學習新課
1.(課件出示問題:課文一共講了幾件事來表現孔繁森的優秀?)帶著問題,請小朋友們齊聲把課文朗讀一遍,邊讀邊思考。
(點名學生回答,給予點評,歸納一共是三件事。)
2.小朋友,能把你找到的這件事給大家讀一讀嗎?(請一名學生朗讀)
追問:這一段講的是什么事情呢?(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歸納:收養、獻血、助學)
3.在孔繁森收養孤兒后,他是怎樣撫養他們的?
(課件出示:孔繁森就把他們接到自己的身邊,一樣撫養他們。)
(學生回答,回答完畢,全班齊讀。)
4.小朋友,我們知道孔繁森是一名干部,他平時的工作也很繁忙,上一節課,我們也知道了他老家還有老母親和自己的兩個孩子,生活也很艱難,但是他在西藏還要再收養三個孩子,一定會遇到不少困難。大家想想看,他在撫養三個孩子的時候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學生回答,教師給予適當點評)
5.是父母,每天給我們吃飽穿暖;是父母,為我們擔驚受怕,我們知道,父母是最關愛我們的人。孔繁森在那樣艱難的條件下,對待三個藏族孤兒,像對待自己的親身兒女一樣,小朋友們,從這件事中你看到了一個()的孔繁森。(板書:關心人民)
(學生回答,教師點評。關心愛護藏族兒童)(再次齊讀第二自然段)
6.除了“收養”這件事,還有那位小朋友在課文中找到了其他可以說明孔繁森優秀的事情?(一名學生朗讀)
追問:這一段講的是什么事情?(獻血)出示生字“血”,朗讀生字,提醒學生注意讀音,范寫生字,學生書空,并在自己的本子上練習書寫。
7.孔繁森去醫院獻血,一開始醫生有沒有同意,后來同意了嗎?
追問:一開始醫生為什么不同意?(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
后來醫生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同意的?(再三懇求)(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請求”和“懇求”用紅色字體標出。)
8.我們發現,一開始,孔繁森是“請求”獻血,醫生沒有同意,后來是“再三懇求”,醫生同意了。所以,這兩個詞有什么區別?一開始,孔繁森是怎樣“請求”醫生的,醫生又是怎么拒絕他的,后來,孔繁森又是怎樣“再三懇求”的,醫生又是怎樣“勉強答應”的。同桌兩個小朋友一個演醫生,一個演孔繁森,能不能把這醫生和孔繁森的對話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