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無聲勝有聲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板書的案例分析
朱紹禹先生指出:“板書能點睛指要,給人以聯想;形式多樣,給人以豐富感;結構新穎,給人以美的享受。”
案例:蘇教版第三冊第19課《美麗的丹頂鶴》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敘述了丹頂鶴的美麗、高雅以及它們的生活狀況,即每年到黃海之濱越冬的習性。課文的教學重點就是體會感受丹頂鶴的外形美和姿態美。
為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丹頂鶴的外形美和姿態美,課前教者為學生剪了各種形態的丹頂鶴:有引吭高歌的,有展翅飛翔的,有自由漫步的等等,只不過這些丹頂鶴全身都是白色的,沒有涂任何顏色。并在課前把這些丹頂鶴發給了每個小組。
以畫促解,感悟顏色美
課堂伊始,師:(出示了這樣一只沒有顏色的丹頂鶴)小朋友們,你們覺得它們美麗嗎?為什么?
生:我覺得一點兒也不美麗,都是白色的。
生;老師,我在電視里面看到的丹頂鶴可漂亮拉!大部分地方是白色的,不過有的地方是紅色的,有的地方是黑色的。不是象你手里的那只都是白的,我覺得這樣就不漂亮了。
師:是啊,這樣的丹頂鶴老師覺得也不美。那么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丹頂鶴身上到底有哪些顏色呢?請小朋友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認真讀好后,就請小朋友四人一小組合作,給丹頂鶴涂上顏色。
(學生迫不及待地打開書本,認真地讀著第二自然段,并根據書上的語言和自己的理解為丹頂鶴涂顏色)
(此時,教者就在整塊黑板上寥寥幾筆畫了一幅簡筆畫,為我們創設了丹頂鶴生動的生活場景:天空中飄著幾朵白白的云兒,地上青青的蘆葦,遠處是座座群山。)
師:老師看到小朋友讀得很認真,涂得也很認真。哪位小朋友愿意為大家展示一下呢?不過老師還要你說說為什么要這樣涂?可以用書上的句子說一說。
生:(非常激動地展示了自己涂的丹頂鶴)因為丹頂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黑的,它的頭頂就象嵌著一顆紅寶石。
生:通過讀一讀和畫一畫,我還知道了它為什么叫丹頂鶴了,因為書上說它的頭頂就象嵌著一顆紅寶石,丹的意思就是紅色。
(其他發言略)(相機板書:白黑紅顏色)
師:我們小朋友可真聰明,不僅知道了丹頂鶴身上漂亮的顏色,還知道了丹頂鶴名字的來歷呢。丹頂鶴既然顏色這么漂亮,就讓我們用朗讀把它們的美表達出來吧。
(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來表現丹頂鶴的顏色美)
自主貼畫,體會姿態美
師:丹頂鶴外形的美麗不僅表現在它的顏色上,你覺得它們哪兒也很美呢?
生:它的腿長,脖子長,嘴巴也很長。
(指導學生朗讀感受丹頂鶴的身材美)
(相機板書:長身材)
師:冬天快要到了,這些美麗的丹頂鶴要飛往它們的第二故鄉黃海之濱了。你們看(用手指黑板),這就是它將要生活的環境。雖然我知道小朋友們都舍不得丹頂鶴離開,但我想小朋友肯定還是希望它們安全地過冬,讓他們在這里自由快樂地生活的。那么你愿意幫助你手中的丹頂鶴飛回到這里嗎?不過小朋友發現沒有這些丹頂鶴現在的姿態可是各種各樣的,請你們再仔細地讀一讀第三自然段,然后把你手中的丹頂鶴貼到黑板上來。
生:(學生興趣盎然,情緒非常激動,都在認真研讀課文,準備通過自己的手把美麗的丹頂鶴“送回”到“第二故鄉”)
(重點句子: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么高雅。其中主要讓學生理解“引吭高歌”和“展翅飛翔”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