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鷹學飛課堂實錄
一、興趣導入
師: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在這位朋友的身上呀,有一些特點與我們在座的小朋友門很相似,什么特點呢?不要著急,等我們學了課文你就知道了。現在,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朋友吧!
(課件出示:“小鷹學飛的視頻”)
師:這位朋友是誰呢?
生:小鷹。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鷹有關的文章。來,和老師一同書寫課題。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師:這四個字中,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呢?
生:鷹。
師:其實它一點兒也不難寫,不信你看。
(教師板書:雁)
師:你認識這個字嗎?
生:yàn.
師:什么yàn?
生:大雁的雁。
師:大雁呀是一種非常膽小的鳥類,有一天,他碰到了一只大鳥,立刻就嚇的矮了半截,并且嚇得頭上還直冒涼氣,這只鳥是誰呢?
(教師板書:雁--→鷹)
生:鷹。
師:認識鷹字了嗎?
生:認識了。
師:現在你來讀一讀題目。
(學生讀題目)
師:讀了題目,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生1:小鷹為什么要學飛?
師:為什么呢?誰來回答這個問題?
生2:因為小鷹是鳥類。
師:飛行是鳥類的本能,所以小鷹必須學會飛行。
生3:小鷹是怎樣學飛的?
師:這個問題很有價值,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走進課文,看看這只小鷹是怎樣學飛的?
二、初讀感悟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數一數,小鷹飛行了幾次?分別飛到了什么地方?再用你手中的畫筆把這些地方畫下來。
(學生先是放聲朗讀,后來是默讀,一邊讀一邊在教師課前發的稿紙上畫畫。)
師:小鷹飛行了幾次?
生:三次。
(教師板書:一飛
二飛
三飛)
師:第一次飛行到了什么地方?
生:大樹的上面。
師:我把它概括為兩個字——上樹。
(教師板書:一飛上樹)
師:那第二次它又飛行到了什么地方?
生:大山的上空。
師:你能象我一樣概括為兩個字嗎?
生1:大山上空。
師:兩個字。
生2:上山。
(教師板書:二飛上山)
師:那第三次小鷹飛到了哪兒?
生:更高的天空中。
師:概括一下。
生:上天。
(教師板書:三飛上天)
三、再讀課文,積累詞匯
師:現在,我請一位同學把描寫小鷹第一次飛行的段落讀一讀,同學們要一邊聽一邊把你認為有價值的詞語用橫線畫出來。
(生1讀,聲音有些低)
師:我再請一位聲音宏亮的同學讀。
(生2讀,個別字讀得不準,教師相機正音,其他學生邊聽邊在課本上畫詞語)
師:我還想請一位能流利的讀下這段的同學來讀。
(生3讀,讀得很流利,聲音也很宏亮)
師:聽了這三位同學的朗讀,相信你也收集到了不少好詞語,能告訴我你收集到了哪些好詞嗎?
生4:飛行
生5:高興已經
生6:搖搖頭不算
(與以上步驟相仿,教師分別讓學生讀了小鷹第二次、第三次飛行的段落,在讀的過程中,教師相機正音,其他學生邊聽邊收集詞語,讀完之后進行反饋)
師:剛才呀,老師也一邊聽一邊積累了些詞語。
(出示課件:已經喊起來
不算搖搖頭
拼命鼓起勁
大山矮小了
急促喘著氣
抬頭指了指
盤旋頭頂上)
師:這些詞語,有些是你認識的,有些你也許還不認識,讀一讀這些詞語,你能讀準它們嗎?
(學生迫不及待得自由讀)
師: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比比誰讀得最準確。
(同桌互相檢查)
師:請這一行的同學來讀一度這些詞。
(教師進行隨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