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房子》說課稿
教材簡析
《云房子》是蘇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童話故事。全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了雨后天空的美麗景色:有云時,云朵千資百態逗人喜愛;有風時,云朵散去,天空更顯潔凈、艷麗。另外,天空還有小鳥的歡快飛動,這些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與和諧。
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是以小鳥的活動為線索,用小鳥的眼光觀察空中的景色,符合兒童的心態,體現了童話的特點。內容生動活潑,語言富有童趣,而且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想象豐富。我給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以“激趣”為中心,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使學生擴大語文學習的視野,提高學習運用語文的積極性,從而在課內外的學習與運用中拓展語文課程的內涵。同時為學生營造創新的氛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的活動,從而真正把課文讀懂讀好,達到發展思維,積累語言的目的。
設計教法
本課共有六個自然段,教學時我把它分成三部分進行教學.第一: 美的呈現,引入一、二自然段。第二:樂在其中,精讀三、四自然段。第三:美的追求,心靈感化,教學第五、六自然段。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做為輔助教學,目的是給學生創建一個與課文相符的情境,讓學生在朗讀中發展情感,從而激發學生活躍的思維,喚醒學生真摯的情感。依據課文發展的特點,我把學生設計成小鳥,讓學生融入課本,去欣賞天空中云房子的美;讓學生在合作中觀察、表達、想象;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去感悟語言,發展語言,積累語言。教學中我依然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深悟。以讀練說,在讀中讓學生說。語文是一個整合的課程,教學任務很多,就本節課而言,課堂上及滲透了學習方法,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即有音,又有畫,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學的輕松,學生的自由,學的牢固。
設計步驟
本節課我設計了七個教學步驟。(1):聆聽雨聲,導入新課。設計意圖是:剛一上課,就用動畫播放雨聲,且用童話式語言引入,讓學生進入歡快的情景,獲得身心的愉悅,不僅巧妙地復習詞語,也為上節課與新課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銜接作用。(2)美的呈現,引入一、二自然段。設計意圖是:我根據二年級小學生年齡特點,在讀時,讓他們成為小鳥中的一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有益于學生認知心理的發展,而且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另外我還用親切的語言激勵學生用心去讀書,用心去感受。因為教師的評價更是學生成長中自信好壞的參照物。我把教學第二小節作為學習的重點。抓住了幾處文字,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感悟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進行了訓練。從激發學生閱讀動機,到點撥引導學生體驗情感,再組織學生進行交流、運用,一直到最后鼓勵學生加動作朗讀,整個教學環節都突出“以人為本”,課堂才會產生多姿多彩的獨特感受與體驗,實現了學生和文本的對話。(3)樂在其中,精讀三、四自然段。本節教學中我設計了“作客”這一活動,意圖是:活動是學生最感興趣的一件事情,常常樂此不疲,在活動中感受、體驗,印象深刻,想象力豐富。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成為快樂的小鳥,和自己的朋友交流,到朋友家做客,快樂無比,真正感受到小鳥的快樂,與大自然的和諧。這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發展學生想象力。(4)美的追求,悟讀第五、六自然段。本節的設計意圖是:云房子沒有了,小鳥們看著無云的天空會怎樣呢?通過看圖,引導學生讀書,想象,練說,感受課文所描寫的美景,讓學生理解雖然天空沒云朵,但是笑瞇瞇的太陽、水汪汪的藍天,依然給小鳥帶來快樂。(5)課件出示練習。目的是檢驗學生的學習。在這里我運用的激勵性語言“你們是很棒的,來試一試吧!”,讓學生找到信心,積極思考并參與練習。(6)課堂總結:美美的朗讀課文。總結課文時再次美美的讀一讀,讓學生再一次感受小鳥的快樂。(7)拓展思維,激勵學習。設計意圖是:開闊學生視野,激勵學生再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將來去探索天空中無窮無盡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