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識字3教學實錄
2、師范讀課文
3、出示生字卡片,加拼音讀,去掉拼音讀。
4、生自由讀兒歌,
師:兒歌里的丁丁都畫了什么?
生:畫了爐灶、鴨子、桌子、大馬、
5、 指導看圖。
師:來,讓我們看看寧寧畫的畫是什么樣的。
生:寧寧畫爐灶沒有門,畫鴨子尖嘴巴,畫桌子腿歪斜,畫大馬沒尾巴。
師:課文說寧寧是一個怎樣的小畫家?
生:是個粗心的小畫家
師:粗心的反義詞是什么?
生:細心
生:認真
生:仔細
師:你能做個細心的小畫家,把寧寧畫錯的地方改過來嗎?
6、生在原文上改
7.練習背誦,賞讀品味。
(1)指名讀。
(2)老師指導學生加動作朗讀、背誦。
四、學習生字,認真書寫
1.出示生字“灶”、“尖”、“歪”。老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并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位置、筆順。 “灶”左邊的火字旁最后一筆是點,不要寫成捺,右邊的土要寫得稍微瘦一點。 “尖”上面小的豎沒有鉤,豎要寫在豎中線上。 “歪”以橫中線平分,橫中線上面寫“不”,橫中線下面寫“正”。
2.學生練寫(先描后仿),老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筆順和寫字姿勢。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識字3》,認識了一些有趣的漢字,不正就是“歪”,上小下大就是“尖”。其實,漢字有趣的地方還很多,老師想請同學們在課后以小組為單位,找一找,漢字還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教師評課
張軍:11月30日第一節課,我校參加遠程研修的所有語文老師在多媒體教室觀看了孟祥麗老師執教的二年級識字教學3,現對孟老師這節課談談自己聽后的感受和體會。孟老師這節課教學目標明確,可操作性強,能從學生實際和目標要求出發,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重點突出,在識字中能把圖與字結合起來,直觀形象,識字效果較好。孟老師在教學中能關注全體學生,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能利用課件增強識字效果,學生參與度也較好,能自主進行識字,能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大部分學生都有學習后成功及喜悅等體驗,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對于這節課,我還有幾個建議:一是孟老師對會意字的理解太抽象,光從文字上進行解釋,大部分學生聽不懂,到底什么是會意可以說理解太淺。孟老師可能借助學習的生字如“看”及讓學生舉例說說自己認為是會意字的字,從形到意來理解,這樣比較直觀。二是孟老師把識字與寫字分開教學,先識后寫,我認為可以識寫并行,如在教學“尖”時,讓生辨完形,說完義后,老師就可以示范寫,特別是上面的小有何變化,一定要指導到位。老師也應把小范寫的字寫在田字格中,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褚駿:聽了孟老師執教《識字3》第一課時后,覺得感受頗多:1、直觀導入,貼近生活。老師的導入沒有什么動情的言語,直奔主題,借助一幅幅畫面,向學生展示本課所要學的生字,直觀的激發學生之子的興趣.2、自主識字,激發興.自由讀課文時,老師和小組長請教難讀的字,在第一時間幫學生解決掉識字上的“障礙”。指名一句一句的讀,可以讓教師明確自己接下來的識字教學的方向;讓學生評價,則是為了培養學生認真聽的習慣,也是為了培養學生具有初步評價別人的能力。集中出示本文的生字,自然是為了“讀準字音,牢記字形”。不足之處在于:教師出示生字分析后,應加強學生的書寫能力,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