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小朋友,你知道剛才那首歌唱得是誰?歌里唱的就是——孔繁森。(出示照片)舉起手來,跟著老師一起寫寫這個名字!
誰來親切的叫叫他的名字?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故事,去認識他。
二、走近“孔繁森”。
1、請小朋友認真讀讀這篇文章,想想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哪幾件關于孔繁森的事?
2、孔繁森為西藏人民做了許多令人感動的事,課文講了哪兩件?
3、讓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故事,指名讀一讀課文的的第二自然段。
4、誰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嗎?
5、是啊,就在1992年,西藏的拉薩市附近也發生了這樣慘痛的事,許多人都被奪走了寶貴的生命,失去了可愛的家園。(幻燈片展示畫面)
4、曲尼、曲印、貢桑三個藏族孩子失去了親人,成了孤兒。(出示句子)
(1)你知道怎樣的孩子稱為“孤兒”嗎?
。2)那一年,曲尼12歲,曲印7歲,貢桑才五歲,你覺得他們怎么樣啊?
。3)那你能用朗讀表達你此時的感受嗎?
5、三個孩子可憐極了,這時候誰出現了,自己讀一讀。(緊接著出示句三)
。1)小朋友,你們都是爸爸媽媽的親生兒女,他們平時是怎樣關心愛護你們的呀?
。2)孔繁森也是這樣關心三個孩子的,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說話練習)
孔繁森收養了三個年幼的孤兒,從此,他白天當市長,晚上當爹娘:
平日里,他得為這三個孩子……節假日,他帶著三個孩子……一天深夜,曲尼發高燒了,孔繁森……
6、孔繁森是一個市長,白天工作有多忙呀!如果沒有這三個孤兒,他可以回家清凈一會兒、休息一會兒,但現在要照顧三個孩子,連該母親做的活都要由他一個人去做,多不容易呀!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7、是啊,孔繁森是干部,是領導,他關心藏族人民、藏族兒童,為幫助別人他寧愿自己吃苦受累,所以大家都說他是一名優秀的援藏干部。來,我們一起來把這段話讀一讀,通過朗讀來表達我們對孔繁森的贊美、崇敬之情。
8、孔繁森所在的地方——阿里,條件極其艱苦,天氣惡劣,貧窮落后。三個孩子中,12歲的曲尼被拉薩市市長領養了,而另外兩個孩子孔繁森也把他們送到了拉薩,委托別人照顧,而生活費由孔繁森出。他的工資夠嗎?
9、自由讀讀第三、四自然段,哪個詞、哪個句子最讓你感動?為什么?
10、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詞語:請求、再三懇求。
11、這兩個詞語的意思一樣嗎?他的請求為什么會被拒絕?
12、那他為什么還要再三懇求?
13、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表演一下獻血的過程,尤其是應該表演出他是怎樣再三請求的?
14、在孔繁森的再三請求下,護士實在沒法拒絕了,她流著眼淚抽了300毫升血。在此后的兩個月內,孔繁森又兩次來到血庫,為了別讓別人知道,他登記的名字是“三木”。先后三次,共獻血900毫升,得人民幣900元錢。
15、此時此刻,你心里想說什么呢?帶著自己的感情齊讀第三自然段。
16、孔繁森為人十分節儉,他從來舍不得為自己花一分錢。他用賣血所得的錢、還有自己僅有的工資,(出示圖片)無私地幫助孤兒讀書,無私地給西藏同胞買藥治病,無私地接濟貧困的藏族群眾。他的善良,他的無私,他對藏族群眾的關愛感動了所有的藏族人,他們無法用言語表達內心的感激之情,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唱著這首歌。(出示歌詞,播放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