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第三冊 識字3
一、教學設計的依據1、理論依據:
語文《課標》中指出:“識字寫字是第一學段教學的重點。”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落實《課標》中提出的識字寫字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的思想。教學中一方面要突出這個重點,在教學時間、教學環節、教師指導、學生認記寫等方面予以保證。另一方面要相信學生的認字能力,調動小學生識字寫字的積極性。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在自信的心態下,識字寫字的效果會事半功倍。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要讓兒童記住東西,首先必須是有趣的東西!彼裕谧R字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到識字的樂趣,愿意主動探索識字的規律,有創造的興趣,提高自主識字能力,掌握一些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2、教材簡析:
《識字3》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二年級上冊中的一篇集中識字課文。這篇識字課是看圖會意識字課,即利用看圖體會字義的形式幫助學生感知會意字的構字規律。既讓學生能在字與文的對照中感受到一種識字方法,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激發學生探究祖國文字的興趣。
翻開書可以看到,這一課的內容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幫助學生了解字理的形象化的圖畫以及生字,第二部分是為鞏固識字而配套的兒歌,第三部分是掌握10個會寫的生字,2個只識不寫的生字以及3個會寫的偏旁。
3、學生分析:
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們已具備一定的識字能力。當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水平自主識字時,就會感到識字是一件快樂而輕松的事。當他們將生活中的資源融入識字中,憑著對生活的感受獲取識字的成功體驗時,就會主動參與,積極主動地投入識字的學習中。
二、教學構想:
1、 游戲引入、激發學生的識字情感,其目地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后面會意字的學習做思維上的鋪墊。
2、 利用實物、拼拆漢字、做動作等方式復習已學過的會意字,讓學生初步建立會意字兩部分之間的聯系。
3、 采用“猜字牽手找朋友”的學習方法,從字型入手,嘗試引導學生從字的構成去建立聯系,再去猜字的意義,最后到猜字的讀音。引導學生自己經歷思維的過程,進一步感知會意字的構字規律,培養獨立的識字能力。
三、教學目標:
1、利用看圖體會字義的形式幫助學生感知會意字的構字規律。
2、讓學生能在字與文的對照中感受到一種識字方法,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識記“灶、尖、歪”并能正確書寫。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激發學生探究祖國文字的興趣。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兒歌,在創編兒歌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1、自主識字,正確書寫漢字。
2、通過看圖理解字義,建立會意字兩個部分之間的聯系,從而使學生初步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
五、教學思路的設計
(一)游戲導入 激發識字興趣
1、你們喜歡做游戲嗎?我們一起來玩游戲吧!
2、提出游戲規則:把前后兩句話聯系起來想一想,猜一個你在生活中見過的東西。
3、游戲①長耳朵、三瓣嘴、愛吃蘿卜和青菜。
游戲②圓圓像玉盤、夜晚掛天空
【利用前后兩句話之間的聯系,來猜一個事物。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又為后面會意字的學習作了思維上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