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7》教學案例
我實施的教學內容是蘇教版二上的《識字7》,通過這節課我想研究的主題是:在培智語文識字教學中滲透語言訓練。一、 學情分析
我們都知道語言是思維的最高表現形式,同時語言表達又能促進思維向縱深發展和增強分析能力,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正處在語言發展期,語言訓練就顯得更為重要。我們班有12名學生,年齡在12-16歲,其中10人曾在普小就讀過,他們也比較喜歡上識字課,但對較枯燥、單一的語言訓練課的興趣則不高,學生目前的知識水平相當于普通小學1-2年級,學生語言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是想說卻不會說,有的敢說,說的卻是顛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語;有的只用手勢或用點頭搖頭來表示。看到這樣的情況,我很著急,常常思考怎樣將識字教學與語言訓練相結合進行教學呢?通過思考我決定這學期進行了《在培智低段語文識字教學中滲透語言訓練》這方面的專題研究。
二、 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作為一名從事培智教育的老師,我熱愛這些殘疾孩子,對他們的年齡、身心特征比較了解,同時又有一些普教的理論,為我的教學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對如何進行低段語文教學有過一些探究和實踐,在備課前也借鑒了普教的識字教學的教學設計和優秀案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利用班級中少部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引領示范作用幫助大部分學生想說但苦于不會說說不好的學生進行語言訓練。本節課我利用圖片、直觀教具等多種媒體資源進行教學。
三、 教材分析
我根據我們班學生的特點將蘇教版二上與培智第七冊相結合進行重組教材,在深入研究完教材后我選取了兩本教材中生動形象、最基本、難度較低的內容進行教材的重組,讓新教材適合智力落后學生的發展。新教材我將《識字3》、《識字7》、《識字4》組成了識字單元,這單元中的3課都屬于看圖識字,主要任務是通過識字讓學生逐步掌握漢字的構字規律,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
《識字7》是看圖會意識字,即利用看圖體會字義的形式幫助學生識字,課文由多幅生動形象的插圖,一首小詩和要求識記的生字組成,我這次教學的是本課的第一課時,“亭”、“停”、“聞”、“鳴”四個生字中“亭”、“停”、“鳴”三個生字是后鼻音,“聞”是前鼻音,學生能借助直觀的圖象進行四個生字字義的理解,我便將重點放在這4個生字的讀音以及語言訓練上。
四、 教學目標
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12名學生分為abcd四類,其中語言表達欲、語言表達能里較強的3名學生分在a組,為他們制定的目標是:
a組:1、學會生字4個,能正確美觀書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用一段話描述去城北公園的所見所聞所感
3、初步了解象形字和會意字的構字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