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學藝教學設計
精讀感悟 以情激qing一、教材簡析:
《梅蘭芳學藝》是一篇名人故事,語言通俗易懂。講述了梅蘭芳面對自身天資不足,勇于練習,最終戰勝自己,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的故事,梅蘭芳如何練習,戰勝自己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效仿梅蘭芳,刻苦學習是本課教學的人文性要求。
二、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學生和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憑借教材,透過文字,感悟字里行間的情,明白其中的理,是閱讀的基本規律。評詞析句,感悟誦讀,以教材之情激發學生之情,是閱讀教學的必然選擇。
三、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感悟梅蘭芳學藝之苦,激發學生刻苦學習之情。
四、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路,由果溯因,激發學生探求梅蘭芳成功之因。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京劇大師(梅蘭芳)他是如何成功的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2 、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讀一讀
②、提問: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③、句式訓練
師傅說梅蘭芳不是( ),是因為( )
過渡:師傅可是個唱戲的行家,他說梅蘭芳不是唱戲的料子,看來梅蘭芳得改行了,那么梅蘭芳后來怎樣了呢?我們來看最后一自然段。
3 、學習第三自然段
①、學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②、師問: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相機理解“聞名”“大師”
③、師:剛才師傅還說梅蘭芳不是“唱戲的料子”他的眼睛沒神。現在卻變成大師了,到這兒為止,你有問題要提嗎?
④、學生自由提問題,鼓勵學生自己提問題。
⑤、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歸納出如下問題:
(a)梅蘭芳怎么會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呢?
(b)梅蘭芳的眼睛怎么變得有神呢?
過渡: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很有價值,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通過讀書來解決,下面我們回過頭來學習第二自然段。
[ 評點 1] :教師由第一段,第三段切入課題,第一段由句式訓練,引導學生明白梅蘭芳演戲所面臨自身天資不足,為后文的學習作了輔墊。教者對課文段序作了調整,先學第三段,導出結果,請學生通過讀書,來提出問題,這樣在分析第一段后,直接跳到第三段,設置懸念,既激發了學生急于了解不是唱戲料子的梅蘭芳為什么成為世界著名的京劇大師的強烈欲望,為分析第二自然段營造了積極思考的學習氛圍,也突出了學生的學習的自主性,體現讓學生讀出問題,帶著問題閱讀感悟的新閱讀理念。
(二)、評詞析句,誦讀感悟,揭開梅蘭芳成功之謎。
1 、四人合作:四人一小組讀第二自然段,然后在小組內說說你讀懂什么?也可以提出問題,大家一起討論解決。
2 、匯報自讀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