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學藝》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如今的孩子長在蜜罐里,遇到困難和挫折,找家長找老師哭訴,尋求幫助,很少有學生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很多學生對梅蘭芳比較陌生,可讓學生先聽一聽京劇,出示梅蘭芳照片與人名,讓學生對梅蘭芳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在學這篇課文的時候,要讓學生自己尋找出梅蘭芳成功的原因,比較自己,找出自己存在的缺點,要自己有努力的愿望。教學中指導學生初讀,要讓學生讀好兒化音和輕聲、文中的長句。在指導學生精讀時,可先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反復朗讀,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梅蘭芳是怎樣勤學苦練的。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梅蘭芳小時侯拜師學藝,經過勤學苦練,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京劇大師的故事,說明了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文章從一開始師傅斷定梅蘭芳“不是唱戲的料子”到后來他成為了“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通過鮮明的對比,生動地說明梅蘭芳的成功是勤學苦練的結果,證明了“勤能補拙”這一道理。
設計理念:
《梅蘭芳學藝》這篇課文以梅蘭芳“勤學苦練”貫穿全文,關鍵是體會梅蘭芳毫不氣餒、刻苦練習的精神,讓學生認識到: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由于學生對梅蘭芳和京劇的認識太淺甚至毫無概念,教學中插入梅蘭芳演的京劇片段,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理解練眼神的重要。低年級閱讀教學主要讓學生喜愛閱讀,有濃厚的閱讀興趣。教學中,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情境,營造寬松、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終于”說話。
3.懂得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育他們從小苦練基本功。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句子“眼睛會說話了”,懂得從小要苦練基本功。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京劇
作業設計:課內:1、抄寫字詞、組詞、默寫生詞。
2、會用“終于”練習說話。
3、完成練習冊等相關練習。
課外: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搜集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勤學苦練成才的事例,開個“名人成才故事會”。
3、組織學生看京劇片段,領略京劇表演的藝術魅力。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課文中的字音,了解課文大意。
2、認識本課生字并寫好“蘭、芳、或、者、注、視、活”7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欣賞一段京劇。 聊聊京劇知識。
師:(自豪地、贊美地)京劇是國劇,是中華民族的國粹,有近兩百年的歷史了!許多中國人和外國朋友都很喜歡它。人們喜愛京劇美麗的服飾、(按鼠標,電腦演示)變化多樣的臉譜,更喜歡不同角色的表演。比如:小丑的表演,旦角的表演,及一些其他角色的表演,以后我們再去欣賞。
你們知道剛剛這段是誰唱的嗎?(梅蘭芳)
(板書,指導讀好“蘭”。書空“芳”注意是上下結構,下面橫長一點。 )
2、出示劇照,簡介梅蘭芳:梅蘭芳是我們江蘇人,他在舞臺上表演了很多優美的角色,特別是他男扮女裝的表演人們最喜歡。他的唱腔非常特別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藝術流派,人們稱之為“梅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