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盲婆婆的蟈蟈》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圖畫的展現,音樂的渲染,讓學生懂得關心他人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生字詞
綠色 唱歌 鄰居 童年 難忘 婆婆
2、指名朗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檢測學生對于第一課時字詞的掌握,并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重點第三節)
1、回顧:小朋友送個盲婆婆的這只蟈蟈是一只怎樣的蟈蟈?(美麗、會唱歌)
2、蟈蟈真的會唱歌嗎?我為什么這么說?(蟈蟈的叫聲非常動聽)
3、(出示插圖二:盲婆婆手捧蟈蟈,背景是廣闊的田野)
(1)師:是啊,蟈蟈的聲音多動聽啊,盲婆婆雙手捧著蟈蟈,臉上微笑,聚精會神地聽著,聽著,(播放蟈蟈叫聲)她仿佛聽到什么,看到什么呢?結合插圖自由輕聲的讀第三節
(新課標指出: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讓學生獲得文本的直接體驗)
請學生上臺手指插圖敘述,用上仿佛一詞
生:她仿佛會聽到小溪流淌的聲音。
生:她仿佛會看到田野里的莊稼。
生:她仿佛看到了綠色的森林。
師:盲婆婆是真的能看見嗎?
生異口同聲的說:不是
師:課文為什么說歌聲會領您走進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
(小組討論)
(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求得發展)
(2)因為小朋友的關心,因為蟈蟈動聽的歌聲讓盲婆婆仿佛感受了美麗的大自然,盲婆婆還聽到了什么?
生:她仿佛聽到童年時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時的歡快笑聲。
生:她仿佛聽到了鳥兒的叫聲。
生,她還仿佛聽到了小朋友唱歌的聲音。
師:是呀!蟈蟈的歌聲使她仿佛置身于美麗的大自然中,享受著陽光雨露,感受著鳥語花香。她聽著,想著,心中會想些什么呢?
生:她會想這世界真美麗啊!
生:她會想大自然中有好多動聽的聲音。
生:她會想我現在多開心啊,要是一直這樣就好了!
師:你們說的真好!盲婆婆心中一定充滿了快樂,你能把歡樂的感覺讀出來嗎?
指名讀 男、女比賽讀 齊讀
(課標指出: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教學中先引導學生聯想悟情,感悟朗讀,再把歡樂的感情朗讀出來,并且采取各種形式,這樣能促使學生在反復朗讀中感受詩歌語言之美,獲得情感熏陶。)
(3)師:小朋友們,你知道歌聲還有什么作用嗎?
(出示句式)
歌聲會帶你走進校園,聽到 。
歌聲會帶你走進森林,看到 。
歌聲會帶你到公園,聞到 。
歌聲會領你走進二(1)班,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