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英英學古詩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思念,熱愛故鄉的感情。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讀準一個多音字,認識一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古詩《靜夜思》
教學重點、難點: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讀準一個多音字,認識一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準備:掛圖、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意思,能分清人物各自的話語,并能讀通、讀好。
2、 學習文中的部分生字,并指導書寫。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你們已經會背好多古詩了,請你選一首最喜歡的古詩背給大家聽,好嗎?
2、 小朋友古詩學的真不錯,你們真是個愛學習的好孩子。今天老師要向你們來介紹一位新朋友,她也是一個喜歡學習古詩的好孩子,這位小朋友是誰呢?
3、板書:英英學古詩
英:是整體認讀音節,又是后鼻音。
詩:是整體認讀音節,讀翹舌音。
4、讀題
二、初讀課文
1、 師范讀課文,要求仔細聽,認真看。
2、 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 檢查生字的字音。
(2) 指讀、齊讀、開火車讀。
3、 讀了課文,你們有沒有發現今天學的課文同以前有什么不同?
(1) 這是一篇人物對話的課文。
(2) 出現了哪兩個人?她們說了什么話,你們能分清楚嗎?
(3)說話人的名字和說的話之間必須用冒號(:)隔開
板書(:),齊讀“冒號”兩遍。請你找一找,文章中說話的人是誰?她說話的內容是什么?
4.我們現在再讀課文就不會覺得奇怪了,我們已經看懂了對話的形式了。
5.再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懂句子。
6.檢查自學效果。
二、初步理解課文
(1)、再次自讀課文,回答問題
這篇課文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英英和奶奶共有幾次對話?
小結:英英和奶奶有問有答,話說得多么清楚!以后我們說話也要這樣
(2)、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英、層、思、首、意
2、說說如何記住
3、教師范寫、學生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古詩《靜夜思》。
2、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詩句意思,體會作者思念、熱愛家鄉的情感。
3、學會剩下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開火車指讀生字新詞
2、 英英學了什么古詩?她是怎么學的?
二、學習《靜夜思》
1.板書課題,解釋題意。“靜夜”是什么意思?(靜靜的夜晚)
2.“思”是什么意思?(思念)誰來說說詩題是什么意思?
3.從課前的預習中,你對李白有什么了解?
4.教師在學生說的基礎上進行補充。
1、看圖一,圖上畫的是什么意思?
2、英英是怎么背古詩的,她在背詩前對奶奶說了什么?
(1)、指讀英英 的話
(2)、出示靜夜思 (奶奶 聽了還夸獎英英背得好,小朋友能把這首古詩背好嗎?
a 、指讀古詩
b 、理解:疑 舉頭 思
3、情景設置,讓學生充當“英英”把古詩背給老師聽。
4、小朋友背古詩真好,那么這首古詩是什么意思呢?你們能從英英的話中找到嗎?
(1)、指讀英英的第二次話
(2)、小朋友你們能否把詩句和詩意對應起來呢?(找好朋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