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鄉下孩子(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鄉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養熱愛農村、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難點:
1、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鄉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養熱愛農村、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鄉下孩子、小豬、小狗等的圖片,實物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第4課《鄉下孩子》,看看這些生字,你還能讀準嗎?一起讀讀看。(小黑板出示生字)(齊讀)
二、精讀
1、讀得真準,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也能把整首詩讀好,把書打開,我們一起來讀,注意讀出詩的節奏。(齊讀)上節課,我們學了第一小節,知道了:當鄉下孩子還只是個小寶寶時,她常常在媽媽溫暖的懷抱里,聽著媽媽哼唱動聽的搖籃曲,聽著聽著就在睡夢中露出了笑容。睡醒了,她又學著媽媽開始唱歌了,真像一只歡唱的小黃鸝。有時她又趴到了爸爸背上,拿出她的調皮勁兒跟爸爸撒嬌呢,那可愛的樣子真像一朵盛開的野菊。她的生活多幸福啊!(齊讀第一小節)
2、鄉下孩子的生活不僅僅是幸福呢,他們的本領可高呢,自己讀讀剩下的部分,想想哪些地方告訴你鄉下孩子本領特別高?(自由讀)
3、好多同學都找到了,你找到了嗎?哪些地方告訴你鄉下孩子本領特別高?
(1)生說蝴蝶句
你覺得兩件事中你最喜歡做哪一件?小朋友,看蝴蝶飛來了。(貼蝴蝶)他們一會兒飛到東,一會兒飛到西,鄉下孩子忍不住也跑了出來,(貼孩子),我們跟著鄉下孩子一塊捉蝴蝶,好嗎?
哎,誰會捉?你來。小朋友們,蝴蝶飛到××1那兒去拉,看看××1能不能捉住這只蝴蝶。(××1表演捉)蝴蝶有沒有被他捉到啊?蝴蝶跑了,現在蝴蝶飛到哪兒去啦?我們再去捉,好不好?哪個小朋友來?怎么捉呢?對,輕手輕腳的,(演)你抓到嗎?哦,你的蝴蝶跑到哪兒去啦?(幾生說)他的蝴蝶跑到樹上(或其它地方)去了,我們一起幫他。鄉下孩子怎么捉?我們開始捉,捉到了嗎?
瞧,鄉下孩子看見我們捉蝴蝶立刻就編織了一個美麗的故事呢!想一想,她會編個什么樣的故事?是啊,鄉下孩子會編各種各樣的故事,她的想象真豐富啊!你佩服她嗎?誰能讀好這一句呢?(指名讀)真好,我們一起讀。(齊讀)
(2)生說挖野菜喂小豬句。
我們也來挖野菜,野菜挖了滿滿的一籃,好,(作挎籃狀)我們回去了,豬圈里的小豬怎么樣?小豬說——,小姑娘說——,于是小姑娘把野菜撒在豬圈里,一只只小豬都搶著吃呢,小豬的肚皮本來是癟癟的,現在你瞧,(貼豬)吃著吃著它的肚皮就被撐圓了,有趣嗎?那你能通過朗讀把這件有趣的事讀出來嗎?誰來試試看?(評價:小豬的肚皮還不夠圓\多圓啊,真可愛)我們這一組和他們這一組比一比,誰能用野菜把小豬的肚皮撐得更圓更可愛。(小組讀)哦,還有表情呢!你們來讀,哦,還有動作呢,我們來看看××2。我們也這樣讀,好不好?這樣啊,我們就能不把詩讀得更加有聲有色。
(3)過渡:還有呢,再找。
(4)生說逮魚句。
還有小朋友也喜歡這件事嗎?你逮過嗎?你是怎么逮魚的?那好,我們一起來逮魚,先怎么樣?(表演卷袖子、褲子)捉到了嗎?這么好捉啊?多有趣啊,那就讓我們輕點、快點,手抓緊點,再來,捉到了嗎?鄉下孩子就是這樣捉到了一條又一條,現在有了一串小魚,(出示并貼圖),鄉下孩子拎著這一串小魚回去了,小貓看見了(貼圖)它說——,可小姑娘不給它吃,(師表演)把魚藏到了背后,小貓怎么辦?轉來轉去,真有趣,那你能不能讀呢?(自由讀)(指名讀)我聽出來了,這只貓可真夠饞的。(或再加油啊!或現在,我只聽到了饞,沒聽到樂)一起來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