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4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文彩圖,并結合平時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應具備的態度。在掌握有關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逐步養成勤查字典和其他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訓練學生勤查字典和有關工具書。
教學難點:弄清題意、明確要求,通過實際事例讓學生懂得道理。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字典、詞典和有關工具書
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很多知識。在這個寒假里你們讀過什么書嗎?當你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詞語時,你是怎么做的?二、學生交流
1.指名交流。
2.教師小結:看來小朋友很會學習。字典已經是你們的好朋友了。
3.指導觀察第一頁彩圖
指導觀察圓形彩圖,讓學生說清圖意:圖上有誰,她手里拿的什么。學生按“這是一位老師,她手里拿著一本字典,向全班學生介紹字典。”的句式說話。
4.字典是一位不會說話的老師,是我們學習文化知識的好幫手。
5.板書:勤查字典
6.學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勤”和其他字。(教師巡視,適時指導)7.學生交流是怎樣查字的。
8.教師小結:在何時用音序查字法。這學期我們還將學習一種新的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9.觀察第一頁下面兩幅小圖。讓學生弄清:左邊一幅小圖,畫的是一位母親指導女兒查閱字典。右邊一幅小圖是一位老師在校園內的草坪上指導學生查字典。
10.指名交流。學生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說話。教師相機給予鼓勵。
三、教師總結
1、學生說說勤查字典的好處。
2、教師進一步講解勤查字典的意義。
板書設計
勤查字典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文彩圖,并結合課內外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了解主動學字的意義和應有的態度,結合勤查字典的教學,培養學生逐步養成主動識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訓練學生勤查字典和有關工具書。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意識、態度,了解主動識字的途徑。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工具書兒歌小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導入
二、觀察圖意,指導說話
1、觀察第二頁彩圖
(1)觀察上面彩圖,弄清彩圖上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人物的態度怎樣。
(2)學生交流、討論。
(3)指名說話,用“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
2、學生談談自己讀過哪些課外書,遇到的問題中有哪些是通過查字典解決的,自己有什么感想。
指名交流。
3、教師小結:通過本頁插圖,聯系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字典是我們的好朋友,好老師。我們在課內外的學習中,如果遇到問題,就應該向它請教。同時我們還懂得了查字典時的態度要認真,就像對待老師和朋友一樣。老師帶來了一首《勤查字典歌》,請同學們讀一讀。
教師出示兒歌卡片,學生自讀,教師指名讀。齊讀。
三、總結
1、歸納學生學習情況,表揚為主。
2、歸納勤查字典的幾點要求:
地點:課內或課外;方式:獨立或合作;態度:認真。
板書設計:勤查字典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文彩圖,并結合課內外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了解主動學字的意義和應有的態度,結合勤查字典的教學,培養學生逐步養成主動識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訓練學生勤查字典和有關工具書。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意識、態度,了解主動識字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