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獎杯》說課稿
我執教的是《蝸牛的獎杯》的第二課時,它是小學語文蘇教版國標本二年級下冊的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獎杯成了堅硬的外殼,只能在地上爬行,告訴我們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文本語言生動鮮活,是訓練學生朗讀、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好教材。與課文相配的兩幅插圖中蝸牛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蝸牛的樣子和神情給學生以豐富的想象空間,有利于引發學生對寓意的感悟。
從學生的發展和我班學生實際情況考慮,根據課程階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按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看圖,引導想象,緊扣重點詞句反復品讀,引導學生與文本、教師進行對話,在充分的體驗中懂得“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
3.繼續學習本課生字“蜻 蜓 ”,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從文本來看,借助看圖,引導想象,緊扣重點詞句反復品讀,引導學生與文本、教師進行對話,在充分的朗讀中體會“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它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唯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到了晚上,蝸牛就睡在獎杯里,生怕被別人偷了去。”這兩句話中“唯恐”和“生怕”雖然是近義詞,但擔心、害怕的程度不同,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難體會,因此領悟、體會這兩個詞在句中的意思成了本課的難點。
本課時主要通過故事引入;讀中感悟,學習課文;創設情境,理解寓意和學寫生字四個環節進行教學。具體設想如下:
第一環節:故事引入
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尤為重要。當學生的閱讀期待被喚起后,就會產生走進文本的渴望。在教學時,我利用文中第二幅插圖創設情境,結合低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以老蝸牛給小蝸牛講獎杯的故事喚起學生的閱讀期待,自然地引入課文的學習。。
第二環節:朗讀感悟,學習課文
1.讀讀悟悟,體會以前蝸牛翅膀的有力
教學一開始,我就出示老蝸牛以前的照片,讓學生在強烈的對比中激起探究欲望。第一小節,我點撥學生抓住“有力地、自由地”體會以前的蝸牛翅膀有力,飛行自如。
接下來仍以故事敘述,引入第二小節。第二小節中,“遙遙領先”是體會從前蝸牛飛行技藝高超的關鍵詞語。教學中,我首先借助圖片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參加比賽的都有哪些昆蟲,然后通過讓學生動手擺圖片的方式,深切理解“遙遙領先”的意思,并進而指導學生朗讀好詞語和句子。
2.讀讀品品,感悟得獎后蝸牛的得意
這是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所在。教學中我以“得意洋洋”為切入點,緊緊圍繞這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點詞,首先理解“得意洋洋”的意思,讀好這個詞語,進行詞語積累的練習,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深入對話,找找描寫蝸牛得意洋洋的句子,多讀讀,多悟悟。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情境演練,通過口語實踐深化對“得意洋洋”的理解,抓住一對近義詞“唯恐、生怕”體會蝸牛害怕的心理,引導學生想象蝸牛成天背著獎杯碰到小動物們會說些什么進行說話訓練,從而體會到蝸牛從此不思進取,每時每刻都在想著炫耀自己,得意洋洋的心態。在教學中,我預計“唯恐、生怕”這兩個詞文言色彩較濃,學生的理解估計不到位,因此,在初步感知兩個詞語都有害怕之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蝸牛對于“別人不知道自己是飛行冠軍”和“獎杯被別人偷去”這兩件事更擔心哪件事。學生在交流中不僅能體會到語意大體相同而選用不同的詞語表達,更顯得準確鮮明,而且蝸牛對獎杯、榮譽看重的心態更深地烙在學生腦海中,然后指導學生讀出蝸牛既得意又擔心的心情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