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從軍》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花木蘭愛國愛家的優秀品質。說說花木蘭是怎樣說服家人的。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這節課繼續學習第12課木蘭從軍(教師板課題)誰還記得“從”的意思? (參加) 那么木蘭從軍的意思就是一起說:(木蘭參加軍隊 )非常正確
二、復習鞏固:檢查生字詞
(1)字詞 看看誰還記得這些生字詞 指名讀(2)兩個多音字
三、精講課文: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來完成這個填空:
出示,花木蘭是我國( )的一位( ) 指名說 師重復一般提到英雄這個詞你首先想到的是男孩還是女孩 板書“古代”
過渡:這節課就讓我們再次穿越時光隧道走近女英雄花木蘭的故事!那是北魏末年,北方經常發生戰爭。聽聽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你對戰爭有了怎樣的認識?(危險)戰爭會帶來什么后果呢?(前方士兵戰死,需要補充新的士兵,就要征兵)生交流(邊防將士死傷無數,邊疆百姓流離失所。)
看一段片子?師:看,這就是敵人肆意攻犯的場面。他們踐踏我們的領土,殺戮我們的百姓,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我們的家園遭到破壞,我們的國家受到威脅。而我們前線的將士死傷慘重,急需補充兵力支援前線作戰。所以,朝廷才下達了緊急征兵的文書。
木蘭家收到這份征兵文書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讓我們隨著課文一起感受這動人的傳說故事吧!指名讀課文第二段,其他同學認真思考,花木蘭是位怎樣的女英雄。我相信你們能合作的很好。試著完成填空。
1、出示:花木蘭是一位( )的女英雄。
2、匯報交流。
學習第二自然段:一位(熱愛祖國)的女英雄,
你從哪一句知道的?
分析:自己理應為國為家分憂。你來讀一下。
“理應”是什么意思?
師: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危急關頭,花木蘭能以國家利益為重,挺身而出多愛國呀!讓我們一起來夸夸她。(齊讀)。從大家的聲音中,老師只能感受到她一點點的愛國,再讀一遍。
還覺得花木蘭是一位(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女英雄,你是怎樣知道的呢?從那句話可以看出來?
出示:木蘭見到上面有父親的名字,焦急萬分。她想:父親年老多病,難以出征;弟弟又小,還不夠當兵的年齡。指名讀,讀這句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焦急萬分)
指導讀(帶著擔憂焦急的語氣。)
a、自由讀。b、指名讀。
師:是。〕⑾逻_了緊急文書,父親年紀大了,又有病,不能打仗;弟弟年幼,還不夠當兵的年齡,真是火燒眉毛,著急萬分,于是,木蘭決定替父從軍。戰爭是那樣的殘酷,做為愛他的家人來說會同意嗎?她要怎樣一一說服家人呢?當其中又經過不少的曲折,
請大家展開想象,說一說木蘭是怎樣說服家人替父從軍的?(附言)
木蘭的父親會說:女兒,還是讓父親去吧,父親年紀大了,死不足惜
木蘭說:父親,你讓我去吧,你年老多病,我雖是女孩子,可也年輕力壯,上了戰場能殺更多的敵人。
木蘭的母親會說:女兒,你不能去呀,戰場上太危險了,母親不放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