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救母(一)》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生字只識不寫,正確書寫“嘆、含、淚、良 恨 狠”六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并能正確地書寫。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交流,揭示課題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朋友。你們看,他來了!(出示沉香圖片)認識他嗎?(板書:沉香)跟他打個招呼吧!
2、關于沉香,你知道些什么?(學生交流沉香的故事。)沉香是怎樣救出自己的母親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補充課題。)
3、指導讀準課題。師解說:這個故事比較長,要分兩課來學。先學第一部分。
二、初讀課文,檢查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完后把生字畫出來。
2、以小組為單位,商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相互合作,糾正錯誤。教師巡視指導。
3、檢查自讀情況。
4、讀了這個故事,你知道孟郊為什么會寫這首詩嗎?
5、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母親的恩情》。(板書課題,指導朗讀。)
過渡:母親的恩情孟郊永遠銘記在心,所以在他50歲那年寫下了《游子吟》。老師范讀古詩。
①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定的方式朗讀讀課文。(分段讀,分角色讀等。)
②師生評議,相機檢查、鞏固生詞的讀音:
美麗善良 心狠手辣 腰酸背疼 盛夏酷暑
嘆了口氣 含著眼淚 增添力量 習武練功
對付得了 恨不得 寒冬臘月 起早貪黑
(提醒學生讀準平翹舌音和前后鼻音,注意多音字“了”的讀音。)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嘆、含、淚、良 恨 狠
2、擴詞練習:比一比,誰給生字找的朋友最多。
3、嘗試在書上描紅。教師巡視指導,提醒注意寫字姿勢。
4、交流:說說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三個字?(教師及時肯定學生合理的記憶方法:偏旁加熟字;熟字換偏旁等。
5、課堂作業:描紅、臨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而不怕困難,刻苦練武的精神。
3、指導書寫“付、告、武、累”
教學重難點 :1、結合課文詞句,通過朗讀、想象,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不怕吃苦,頑強學藝的可貴品格。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出示小黑板。)比一比,再組詞。
又( ) 今( ) 目( )
嘆( ) 含( ) 淚( )
通過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2、出示填空: 嘆了一口氣,含著眼淚說:“ 。”(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
二、讀演結合,體驗情感
學習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小朋友,你們知道沉香為什么要去解救媽媽嗎?
討論理解:
⑴沉香從來沒有見過媽媽,便再三追問爸爸。
⑵知道媽媽被三郎神壓在華山腳下,心里十分難過和氣憤。
2、以演促讀。
⑴同桌兩位同學分別扮演爸爸和沉香,把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內容演一演,教師巡視指導。
⑵請學生上臺表演。評一評:你覺得他們演得怎么樣?針對某些環節展開討論。
相機出示句子:
①沉香再三追問,爸爸才含著眼淚說出了真情。
“再三追問”應該怎么演?指導學生讀好沉香問爸爸的話。他會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