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學 棋(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認知:知道“學棋”的故事內(nèi)容,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故事;懂得讀書學習要專心致志。
2、情感:愿意向那位專心致志學棋的同學學習。
3、行為:能運用學到的知識勸導別人。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比較兩個學生學棋時的不同表現(xiàn),懂得學習要專心的道理。
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你們和老師一起學一個故事,好嗎?相信這節(jié)課后每位同學都能將學到的故事和其中的道理講給爸爸媽媽聽,成為父母眼中的講故事小能手。(出示:能手)
2、 教學“能手”
(1)指名讀“能”,注意后鼻音,師范寫。
(2)“能手”知道是什么意思嗎?你身邊有能手嗎?
3.今天我們要學的故事中也有一位能手,他究竟是誰呢?請各位小朋友自由地大聲朗讀這句話。看看你有什么收獲?
(1)出示第一自然段。學生自由讀
(2)學生交流收獲。
①“能手”是誰? ②為什么稱他是“能手”?(相機板書:秋)
(3)老師也是一位圍棋愛好者,早就聽說秋的大名,很想跟他學棋,于是來到秋的家鄉(xiāng),①正巧碰上秋的同鄉(xiāng)你,“老者,有禮了,請問您知道秋嗎?”生答……
②在老者的指引下我來到了秋居住的村莊,在村口遇到了你,“孩子,你知道秋嗎?”生答……
(4)從長者和孩子的口中我聽出了,秋果然是個他們心中的能手,不管是同鄉(xiāng)的老者,還是同村的孩子都知道他,這就叫“遠近聞名”。
(5)讓我們一起來夸夸他。(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過渡:想跟秋學棋的人不只老師一個,還有兩個人也想學棋,今天我們要學的故事就叫“學棋”。
(1)師板書課題
(2)學生字“棋”。指名讀。師范寫。
2.這兩個人是怎樣學棋的呢?(出示圖)
(1)哪個是下棋能手秋?他還在干什么?
(2)兩個學生學得怎樣呢?(學生自由表達)
3.比較學棋表現(xiàn)
(1)故事中哪句話描寫了學棋認真的學生的表現(xiàn)。
①指名回答,相機出示句子。
②這位學生是如何認真學棋的?你能找到表示這個學生動作的詞語嗎?(抓住動詞“聽,看,問”)
師:在邊聽老師講解的同時,邊看老師在棋盤上布子,“一邊…一邊…”說明這位學生的聽和看是同時進行的。除此之外,還問,“學問學問”學是離不開問的。
師:這位學生用什么仔細聽,用什么認真看,用什么不斷地問?對他把耳朵,眼睛,嘴巴,心都用在了學棋上,這就叫“專心致志”。
③作為老師秋看在眼中,會說什么?
(3)那另一個學生又是如何學的呢?
① 找到相關語句的同學,一齊讀一讀。(出示句子)
② 他學的認真嗎?那里看出來了?(走了神兒)什么意思?他的心思到哪兒了?他想得可入神啦!瞧他還在干嘛呢?(繼續(xù)看圖)
③ 老師看到了,會怎么去提醒他呢?(出示圖)同桌互相練說。
④ 那老師講的他聽進去了嗎?
(4)兩個學生的表現(xiàn)真是天壤之別,一、二組讀“專心致志學棋的句子”,三、四組讀另一個學生的表現(xiàn)。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 兩個學生學得結(jié)果怎樣呢?指名說。
2. 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同一位教師教出來的學生為什么結(jié)果不一樣呢?
(1)同桌討論。
(2)交流
四、總結(jié)
1. 故事學完了,從故事中你們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