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會走路的樹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大概、激動”等詞語的意思。
3、理解課文內容,朗讀小鳥和小馴鹿的對話,體會小鳥和馴鹿之間純真的友誼,產生喜愛馴鹿和小鳥、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出示:春天的( ),一只小鳥看見了一棵會( )的樹,感到非常( )。后來,這棵樹( )它看見了許多( )的東西。最后,它才知道那不是樹,而是( )的馴鹿。
(1)指名讀填空(2)指導學生完成寫字(3)師生評講寫字。
【設計意圖:“ 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這是低年級段識字與寫字的目標任務。課堂教學就是一個最有效直接的途徑,復習環節中出示了帶有 “早晨、走路、好奇、陪著、有趣、美麗”,目的是考察學生脫離了語言環境還能否準確識字,從而真正鞏固識字效果。同時學生能結合語境來回憶上節課的學習內容。指導評講時給學生進行了示范,潛移默化地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逐步使學生達到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2、小鳥和會走路的樹也就是馴鹿相識之后,他們又是怎么相處的呢?
二、學習課文3-4自然段,體會馴鹿爸爸與小鳥之間的美好交往
1、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3、4兩個自然段,你能讀懂些什么呢?
2、匯報交流第三自然段,感受小樹對小鳥的友好。
(1)天天 是一天?兩天?十天?二十天?哦,是天天,每一天。你能讀出來嗎?
(2)假如你是這棵金色的小樹,你會帶小鳥去哪些地方? 想象說話。
看動畫,指導按照句式說話:小鳥跟著小樹來到了_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
(3)外面的世界多美呀,小樹帶小鳥去了這么多地方,看了這么多有趣的東西,小樹對小鳥多友好呀!指名讀。能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嗎?相機指導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根據低年級兒童的認知規律,結合本課教材的特點,借助圖畫渲染情境。,通過語言描繪情境,結合想象再現情境,讓學生與課文的內容產生共鳴,真正地融入到課文的語言文字中來,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多種感官參與,用眼睛欣賞這一幅幅美好的畫面,再用語言表達出這美的畫面,用心去體會到小鳥和小樹相處的美好。正因為學生頭腦中有了這樣的表象,慢慢地融入到情境中,體會角色,書就容易讀懂、讀好了。】
3、匯報交流:從第4自然段同學們又讀懂什么呢?
(1)假如你是這只小鳥,此時你的心情怎樣呢?指名讀。
(2)你有和朋友、親人分開的時候嗎?告別時,你說了些什么?
(3)小鳥向這棵樹告別時會說寫什么?
(4)小鳥多么舍不得離開呀!誰有本領讀出來?指名讀。
4、誰能完整地讀一讀這兩個自然段,讓我們感受他們的深厚的友情。
【設計意圖:抓住作者留下的空白,以學生豐富的生活積累為基石,發揮想象進行補白,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小鳥和小樹依依惜別的情境中,讓學生大膽想象,自由傾吐,再次感悟他們相處的友好,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讓學生在讀書中思索,在思索中讀書,使語文學習實踐化、生活化。】
三、 學習課文5-9自然段,體會馴鹿兒子與小鳥相見的驚喜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