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種果樹》教案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使學生明白寓言揭示的道理: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學準備:第一課時讓學生讀熟讀通課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聽說過《猴子種果樹》的故事嗎?老師今天就給大家講這么一個故事。
板書:猴子
2.這只小猴子他想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得到果實,于是他決定(板書:種果樹)
3.齊讀課題后提問:這只小猴子有收獲嗎?
二、復習生詞,引出結果
1.出示最后一段:齊讀
小猴子有收獲嗎?(生齊答)(板書:什么樹也沒種成)
2.他到底種了哪些樹呢?自由讀
3.認讀生詞:剛才小朋友們讀得真不錯,老師想看看你們能叫出這些生字寶寶
的名字嗎?(指名讀—齊讀)
4.指名回答:小猴子到底種了那些樹呢?
(相機板書:梨 杏 桃 櫻桃)
5.猴子最先種的是:指板書生答梨樹
過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猴子種梨樹的情景吧!
三、講讀第一~三段
1.出示第一段:
(1)自由輕聲朗讀;
(2)指名讀;
(3)提問:猴子是怎么做的呢?
學生:它種了棵梨樹,天天澆水、施肥。
(4)師:真是一只勤勞的猴子,我們也要向他學習。
師 :可是我們都知道花草每天需要澆水,可樹是不需要的,猴子天天為梨樹澆水施肥,你們知道它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嗎?
學生思考討論。
教師總結:猴子想著早點吃梨子。
(5)他真想快點兒吃到梨子,多著急呀!誰能讀好這一段,讓我們感受到他著急的心情。(再指名讀)
(6)齊讀
過渡:按理說,在猴子的細心栽培下,梨樹會長的枝繁葉茂,然后結出滿樹的果子,沒想到烏鴉的一番話改變了他的想法,請小朋友們自己讀讀2、3段,用“——”“~~”分別畫出烏鴉和猴子的話。邊畫邊讀
2.烏鴉是怎么說的呢?出示:烏鴉說的話
(1)指名讀
(2)烏鴉說的話你們有什么不明白的?
理解:農諺——農民伯伯在種果樹中,總結出的果樹的生長規(guī)律。
梨五杏四——梨樹要五年才能成活,杏樹要四年才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