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 學會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4. 學習王二小紀之勇敢的好品質,體會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應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并激發學生建設祖國、為祖國做貢獻的積極情感因素。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布置預習作業:
1. 查找一些中國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2. 學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一 激情引入
1. 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經過幾輩人辛苦努力換來的。新中國的成立同樣是經歷了幾代革命英烈們的浴血奮戰、流血犧牲換來的。在這些英雄們中,又一些年紀非常小,有的只比我們大幾歲。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他們其中的一位——王二小。(板書:王二小)
2. 老師這又一首歌,想請大家欣賞。(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你們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嗎?(板書:17 歌唱二小放牛郎)
3. 王二小是一個放牛郎,可人們為什么要歌唱他呢?今天我們就要帶著這個疑問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 教學過程
(一)檢查生字讀音情況。(生讀小黑板中本課的生字)出示小黑板:王二小、敵人、機關、迷失、順從、埋伏圈、摔死、戰士、復仇、傳揚、隱藏、抓住、乒乒乓乓、受了騙、胸膛
1. 齊讀。
2. 開火車讀。
(二)初讀課文。
1. 第一遍讀文:要求,注意字的讀音,在讀的過程中,不要填字、漏字。(全班齊讀)
2. 第二遍讀文:要求,本文一共分幾節?(自由讀)提出自己對文中哪些詞不理解。
3. 第三遍讀文:帶著不理解的詞在讀課文。在老師、同學、聯系上下文的幫助下,理解不明白的詞語。
(三)精讀課文。
1. 提出問題:什么叫放牛郎?人們為什么要歌唱一個普普通通的放牛郎?(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用一句話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注意回答問題的完整性。
2. 介紹當時的背景資料——抗日戰爭。
3. 教學第一節。
(1)師范讀。
(2)教學生字:王。
(3)提問: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到哪了呢?我們下節課再繼續。
第二課時
一 復習。
1. 復習生字詞。
2. 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 教學課文。
(一)引入新課。
1. 上節課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牛還在上坡上吃草,可不見放牛的孩子王二小,那他到哪去了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被敵人殺死了。)
2. 哪是因為為什原因,致使二小被人殺死了呢?我們接著往下學習。
(二)教學新課。
1. 教學第二、第三節。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你是從課文中哪知道的。(讀第二節)
(2)在這一天,發生了一件什么事?課文中哪里告訴了我們這件事?請你讀出來。
(3)用一句話概括第二節的內容。(9月16日早上,敵人要到埋伏著后方機關和隱藏著幾千個老鄉的山溝掃蕩。)(讀第二節)
(4)敵人掃蕩,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可他們順利的到達了這個山溝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讀第三節)
(5)在敵人迷失方向的時候,抓出了二小,當時的二小會怎么想呢?敵人要二小給他們帶路,二小在給敵人帶路時會想些什么?(生討論)
(6)指導朗讀第二、第三節。(通過語速變化體會出當時情況的緊急)
2. 教學第四、第五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