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教學目標: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體會二小的勇敢、機智以及敵人的殘暴、野蠻。
3、知道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珍惜現在學習環境,好好學習。
教學重點:讀中體會
教學過程:
一、檢查導入
1、讀詞語敵人 迷失 埋伏 順從 戰士 機關 主張 傳揚 掃蕩
多音字挑
二、聽歌曲,看錄像,感情預設
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電影片段。同學們都被電影中的情節深深地打動了,讓我們打開書,走進“王二小的故事”。
三、學習課文
1、齊讀課文第一節(課件出示)
2、學習第二節
(1)師:那么王二小去哪兒了呢? 生答——去給鬼子帶路……
(是啊,故事還要從九月十六日那天說起……)
(2)師:小朋友們知道敵人到山里來干什么嗎?交流,出示第二節,男生齊讀。
課件理解“掃蕩”。
師:在侵華戰爭中,日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行一次大掃蕩。(點掃蕩)敵人的每次掃蕩都會給中國的老百姓帶來許許多多的傷害。他們每進一個村子,就會殺光村子里的所有人,搶光他們的東西,燒光他們的房屋,這就是“三光政策”。日本鬼子在中國犯下了滔滔罪行,他們使用了各種罪惡的手段殘暴地對付著中國人民,在中國廣大的土地上進行著最野蠻、最殘暴、最慘絕人寰的大破壞,大屠殺。他們所到之處是尸骨未遍地,寸草不生。許多老百姓整日過著提心吊膽,生不如死的日子。他們失去了親人,失去了房屋,失去了生存的權利。
師:看到這里,你想說什么?
誰能說說前方打仗,后方機關在干什么?
師:是呀,山里面還有許多八路軍,他們不但要指揮老百姓和鬼子作斗爭,還要給前方打仗的八路軍叔叔們提供糧食和藥品、衣物。山里面還藏著幾千個老鄉。
(3)理解“潛伏、隱藏”。師:小心地藏起來,不讓敵人發現,這就叫——潛伏(隱藏)
它們是一對近義詞。
(4)敵人想通過掃蕩,找到他們,殺害他們。
(5)指導朗讀讀第二節。
過渡:敵人去掃蕩,結果怎樣呢?
3、出示3---5小節,自由讀
(1)、第三節
看課件,敵人到了山口卻迷路,正好遇到了正在放牛的王二小。他們之間會發生什么,會說些什么話呢?請小組內互相討論討論。
①師:如果你就是在山口迷了路了敵人,你會怎樣叫二小給你帶路呢?(表演回答)
聰明的二小,你怎么回答敵人呢?(指名表演回答)
②那二小真的是這樣想這樣做的嗎?對呀,二小這是在——假裝順從,卻自有主張。(板書)小組朗讀,體會當時的情景。
思考:此時的二小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交流討論。
你覺得王二小是個怎樣的孩子?(板書:勇敢、機智)
(2)、第四節
過渡:王二小的主張是什么呢?生答,出示第四節。
師:原來二小早就打算好了,要把敵人領進我們的埋伏圈。齊讀,(板書:領)
①課件理解“埋伏圈”
瞧,這就是當年八路軍叔叔埋伏的地方——石湖旮旯。看:周圍群山環繞,敵人被圍在其中,這就是八路軍設下的——“埋伏圈”
②課件,點“槍聲”
聽,當四周響起了“乒乒乓乓”的槍炮聲時,敵人才知道上了王二小的當。
③想象說話訓練:想一想,在這場戰爭中,敵人當時會是什么樣子?看著敵人被八路
軍叔叔打得落花流水的時候,咱們的二小心里會怎樣呢?
④誰愿意來讀讀這一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