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的螞蟻》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上天的螞蟻》是二年級上冊第11單元的主體課文。這篇優美的童話故事,通過巨人和小螞蟻對“上天”的不同的態度和做法,告訴孩子們只有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緊湊,情節通過對話展開,淺顯易懂,故事性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設計意圖:根據新課程要求,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以字詞教學為主,而詞語的理解、運用必須在具體的語境中,對詞語的正確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課文內容,也有利于積累書面語言。因此,我以詞語教學為主導,分三步進行,第一步:體會通天樹的高;第二步:體會巨人的懦弱;第三步:螞蟻的努力。在情境中理解詞語,進而反復品讀文本,抓關鍵詞、讀重點句,在讀中體會文意提升情感,使詞語教學與閱讀教學得到水乳交融的落實。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巨人與螞蟻的不同表現,在對比中體會“螞蟻”品質。
2、 培養學生在情境中理解詞語,體會文意的能力。
3、通過朗讀、交流、討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主要字詞,在情境中理解詞語,提升對課文的感悟。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認讀詞語
2. 指名分段讀課文,邊聽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 創設情境 ,品讀課文。
(一)體會通天樹的高
1. 師畫簡筆畫:文中提到這棵樹很高很高,我覺得自己畫的樹還不夠高,誰來幫幫我?
引出 : a. 有一棵樹,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請一名學生畫畫,其它同學齊讀第一自然段為畫配音。
2. 今天老師教大家另一種讀書方法——默讀。出示幻燈:不用手指、嘴不出聲
默讀課文2—7自然段,想:還從哪些句子能看出這棵通天樹很高?請大家快速地讀一讀,找出相關句子,畫一畫。養成邊讀書邊標記的好習慣。
b. 出示:從樹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怎樣爬?在你說說這棵通天樹就像是什么?(通天樹就像是一架天梯、金箍棒。)
師:啊,確實高,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句話,還有哪句話能看出這棵通天樹很高?
c. 出示:他抬頭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樹尖。
( 1 )巨人怎樣做的,請你學一學。
(2)同學們,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抬頭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
引讀:他看到了白云,也望不到——樹尖。
他看到了小鳥,也望不到——樹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樹尖。
這通天樹——實在是太高了。
來,我們讀出通天樹的高,誰愿意讀,起立齊讀。
(二)巨人的懦弱
1、過渡:巨人搖搖頭, “唉”,(嘆了口氣 )說:“好高喲,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誰能像老師這樣加上合適的詞語也來領讀這句話?
出示:巨人搖搖頭,( )說:“好高喲,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結:同學們很有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動作,讀得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