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秋天大自然的變化。
2、認識13個生字,學會一兩個生字的寫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自學能力、創造思維能力。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關心身邊事物的感情,初步學會觀察身邊的景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兩個月的暑假已經結束了,你在暑假中都做了些什么呢?(學生發言)
剛才老師和同學們交談的時候,了解到這個暑假同學們在家不僅玩的很開心,而且還看了很多書,長了很多知識。下面,老師出一道題考考大家。
2、出示課件,想一想、讀一讀、連一連。(放輕快的音樂,連線練習。)
蟋蟀大雁楓葉稻谷菊花
南飛唱歌成熟開放火紅
3、請同學回答。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好嗎?
4、引出課題:秋天到(夏天過去了,秋天悄悄的來到了我們身邊,今天,我們一塊來學習一篇和秋天有關的詩歌。)
(點評:導入新課的設計,既與要學的課文有緊密的聯系,又能喚起學生的經驗,為學習新課做好準備。)
二、初讀課文
1、這首詩歌讀起來非常好聽,你愿意自己讀還是聽老師讀?(如果學生選擇自己讀,選用a種教學方式;如學生選擇聽老師讀,用b種教學方式。)
a:自己讀。
⑴、你想對自己提出什么要求?(學生回答)
那就按自己提出的要求來讀課文吧!
⑵、學生自由讀書。
⑶、課文讀完了,哪位同學勇敢的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師:你讀課文的時候,你希望同學們怎么做?(學生回答)
⑷、學生讀課文,其余學生認真聽。(誰來說說他讀的怎么樣?你可以夸一夸他,也可以給他提個小建議。)
b:聽老師讀。
⑴、那好,請大家坐好,認真聽老師讀。
你愿意老師怎樣讀?(學生回答:大聲,讀流利等等)
好,老師就盡量按你說的做。剛才,你們給老師提出了希望,那你們能不能也給在座的同學們一個小建議呢?(老師讀,你們怎么做)(學生回答)
⑵、誰來說說老師讀的怎么樣?(學生回答)那你能不能學著老師的樣子來讀一讀課文呢?你讀課文的時候,你會怎么做?
⑶、課文讀完了,哪位同學勇敢的站起來讀給大家聽?你希望同學們做什么?(學生提出建議:做個小聽眾)學生讀課文,其余學生認真聽。
師:他讀完了,誰來說說他讀的怎么樣?你可以夸一夸他,也可以給他提個小建議。
(點評:教師尊重學生的需求,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了以學定教的教育理念。)
三、認識生字
(剛才有的同學課文讀不熟,我想可能是有些生字還不認識,愿意自己學習生字還是和小組內的伙伴一塊兒學?)
1、自己或在小組中學習生字。
2、說說你們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生字。自己認為特別難的字重點講解,其他同學可補充。
3、指名當小老師領著大家認讀生字。
4、多音字:在我們這一課中,有兩個多音字,誰來猜一猜它們在這兩個句子中應該讀什么音?
天轉涼,風變爽。
大雁排成行。
5、識字游戲:
從要認的字中,任意挑選兩個字,小組合作連成一句話。如:“菊”“黃”——秋天到了,金黃色的菊花開放了,真漂亮!
(點評:把生字放到句子中,既理解生字意思,又能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四、交流閱讀感受
1、同學們,你知道一年當中的哪幾個月是秋天嗎?(八月的時候,秋天剛剛來到我們身邊,是初秋;九月是中秋;到十月份的時候秋天就要過完了,叫晚秋。)板書:八月、九月、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