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教學思考
《秋天到》教學思考——開學第一課
開學的第一課往往是最難上的,因為孩子們還留念于假期的愉快生活,很難進入狀態。索性這節課的內容很有趣,課文也瑯瑯上口,孩子們學得非常認真?偟膩碚f二年級的識字教學和寫字指導同上學年相比沒有什么不同的,只是本學期要求學生掌握生字的結構,因此要求在寫字和識字教學時重點強調。由于沒有把握好這堂課的重點,正堂課上起來感覺沒有閃光點,孩子們沒有切實體會到豐收的喜悅和涼爽的秋天帶來的一切,而字詞的落實還不夠,部分能力較差的孩子不能在課堂上記住生字,更不用提寫了,特別是“歌”的“欠”字部,很多人寫成了反文旁。本學期的小組合作制得到了強有力的保證,這節課幾乎人人參與發言,每個小組也都有抽到,實驗將一直進行。
《秋天到》教學思考
《秋天到》是北師大版二年級語文教材的第一課,課文是一篇優美的詩歌,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秋景圖,我在上這一課時做了如下嘗試:
首先,情境導入新課。學生說自己了解到有關秋天的特點,再仔細觀察課文中的插圖,讓插圖充分起到服務學習的作用。學生仿佛去了一個新的世界,學習興趣特別濃厚,課堂氣氛自然很活躍。其次,在講第二、三小節的時候放手讓學生自已學習,并且學習自己喜歡的部分。開始我還在猶豫,二年級學生自己提學生提問能行嗎?沒有想到的是學生提出的問題非常有價值:“老師,為什么田野翻金浪?”……我正好順著問題講下去,我也把一些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已解決,讓許多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讓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實踐努力去思考問題,并且通過孩子之間的互相幫助,合作交流去解決問題,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講解,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有利于孩子思維的迅速發展。
最后,教學是一門留下遺憾的藝術!這堂課不足體現在:課堂時間的把握上,前一部分講的時間太久,占去了一大半的時間,以至于后面二,三節時間顯得不夠用,并且使這節課設計好的許多環節沒有時間去完成。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不斷的揣摩學習,才會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