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三冊《蘋果落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學會13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11個詞語,會用"思考" "吸引力"說話。
2.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會讀經過改編的課文句子。
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成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審題,初步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質疑,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1.導語:小朋友們都愛吃蘋果,可是,你們看見過蘋果長在樹上的樣子嗎? (出示投影:一棵結滿紅蘋果的蘋果樹。)樹上的蘋果要是不摘,等熟透了會怎么樣呢? (生:蘋果會從樹上掉下來。)
2.出示課題:2l 蘋果落地。
二、初讀課文,教學生字新詞。
1.聽錄音,思考:課文寫的是誰的故事?
2.出示牛頓圖像,師簡介牛頓。
3.學生自學課文。
要求:(1)輕聲朗讀,劃出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
(2)讀正確,讀通句子。
(3)思考: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4.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回答以上思考題(寫大科學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
(2)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音、形、義同時進行)
a.指名讀。
b.指名說說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音、形、義。
c.齊讀。
5.指名逐節朗讀課文。
三、質疑。
四、布置作業。
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要點
細讀全文,理解課文內容,練習說話。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1.卡片認讀生字、新詞。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二、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讀,思考:為什么說"牛頓從小愛動腦筋"? (因為他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
2.牛頓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說明了什么? (愛動腦筋)
牛頓怎樣愛動腦筋呢?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這個故事?
三、學習2-5自然段。
1.自學課文。
思考:(1刪出牛頓心里想的和自言白語的話,再連起來讀讀。
(2)牛頓從什么現象中發現了什么?
(3)你覺得牛頓是怎樣一個人?
(師巡回指導)
2.檢查自學情況。
檢查思考題(1):
(1)先檢查學生有否劃對,再指名讀牛頓心里想和自言自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