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盒彩筆》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北師大教材第三冊中的兒童詩,抒發了兒童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的情感,表達了心中的理想.詩歌語言生動,想象大膽,且瑯瑯上口,適宜于學生朗讀背誦.在學習過程中感受藝術之魅力.
二,教學目標
1,學會認本課生字,掌握多音字"藏"的用法,會組詞.正確認讀"直線,永遠,饑荒,飛翔,寶藏,連綿起伏"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所描述的美.
3,學習作者大膽想象,盡情抒發心中的情感,掌握"……為了……"的句式,仿照課文,發揮想象編兒歌.
三,教學重難點
學會認讀生字,在朗讀中理解課文,流利朗讀課文.
四,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一盒彩筆,板畫,自制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課激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都有彩筆嗎 如果有,說說你最喜歡畫什么.
2,自由發言后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我有一盒彩筆》,看一看文中的小朋友畫了什么.
3,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掌握生字的讀音及寫法,為理解課文內容奠定基礎.
1,學生自由閱讀課文,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
要求:讀準字音,做到正確流利.
2,讓學生談一談是怎樣識字的,采用了什么樣的識字方法.
3,合作學習生字,(教師到學生中間巡視指導)
方法:(1)互相幫助讀讀課文.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3)擺出生字卡片互相檢查.
4,教師通過巡視發現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反饋解決.(識字教學側重學生個體并強調合作交流)
5,指導書寫:
a)按照字的結構把要寫的字歸類.(左右,上下,獨體)
b)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線","掛","綿","伏","結","饑"是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盒"是上下結構;"荒"是上中下結構;"永"是獨體字.)
根據學生發言,教師適當點撥.
(鼓勵學生自己發現生字在結構方面的特點,為規范書寫做好鋪墊.)
c)教師范寫,學生觀察后描一個,寫一個.
(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能力和獨立書寫的習慣.)
d)學生獨立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三)深入感悟
品析第一節
1,指名同學讀第一小節,聽的同學想一想,在第一節里,小作者畫了些什么
生:小河,月亮,遠山,電視塔(師板書)
2,學生邊畫邊讀出詩歌
3,全班齊讀.
4,教師范讀
5,師小結:丁丁畫的這些都是我們今天能看得見的東西.他們非常美麗,所以丁丁就給這畫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什么呢 (美麗的今天)——板書
品析第二節
1,齊讀課文.(師:那課文的第二節寫什么 丁丁又畫了些什么 請同學讀一讀課文用一句話來說說 )
2,讓學生看課文插圖想,丁丁哪一部分畫得最好
生自由回答.教師通過課件輔助教學.
a欣賞海底世界.
b理解饑荒.
c進行口語訓練 如果我有一雙翅膀,我要飛到 ,去 .
3,男女同學賽讀.
[評:通過畫,促進對課文的理解,對于學習,更有興趣.通過美讀,讓孩子在美的氛圍中使自己的審美意識,美讀能力得到提高]
(四)我是小詩人 (課件出示:我也來做小詩人)
我有一盒彩筆,
我畫明天的理想.
我畫透明的海洋,
為了看清海底的寶藏.
我畫 ,
為了 .
《我有一盒彩筆》教學反思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體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因此在本課的設計上,我始終將學生擺在主體位置,努力將情景帶入課堂中.以對話引入課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感知課文內容時,借助畫面展開了想象. 讓學生獲得了豐富的審美享受,在文本與繪畫相互對照的過程中,學生理解了課文,激起了求知的欲望.獲得了豐富的審美體驗.我將課堂交給學生,給學生活動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進行發散思維.在教學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用心聽一聽,用眼看一看,動腦想一想,動口說一說,用手畫一畫,為學生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