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和兔子》課堂實錄
一、教材分析:
《獅子和兔子》是十單元《動腦筋》中的第二篇主體課文。寫的是識字被螞蟻叮咬,不勝其煩,兔子啟發他開動腦筋,跳到水里,擺脫了螞蟻的故事,從反面說明不動腦筋光憑力氣和發脾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這個童話故事生動有趣,語言簡潔、淺顯,孩子們理解起來比較容易。獅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畫非常傳神,特別是二者的對話、神態、語氣都非常生動,想象空間也比較大。因此,這篇課文正好為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二、學情分析:
我班學生經過近兩年的語文學習,已經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加上大量的課外閱讀,學生已能自主地閱讀淺顯的文章。因此根據年段目標、教學要求以及我班學生的情況,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課文,認識解決問題不能光憑力氣和發脾氣,要動腦筋的道理。
3、理解重點詞語:“吼、蹦、翻滾”“筋疲力盡”、“惱羞成怒”等,體會人物對話時的心理活動。
四、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解決問題不能光憑力氣和發脾氣,要動腦筋的道理。
五、教學難點:
認識解決問題不能光憑力氣和發脾氣,要動腦筋的道理。
六、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兩個動物朋友,它們是(指向課題)——
生:獅子和兔子。
(師貼卡通版獅子和兔子圖片,學生和獅子、兔子打招呼)。
師:想知道在獅子和兔子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嗎?
生:想。
師:那就趕緊打開課本翻到68頁,走進課文去看看吧!
(二)、初讀課文,鞏固識字。
師: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同學們已經認識了生字,現在生字寶寶跳進課文看你們還認識他們嗎?
生:認識。
師:那就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師:課件出示詞語——詞語寶寶又來到我們的課堂,誰來和他們打招呼。
指名小老師分行帶讀。
師:是個合格的小老師。你也想做小老師嗎?
生:想。
師:那咱們一起來讀一讀詞語。
生齊讀詞語。
師:孩子們真能干,不僅能讀準字音,還能讀出詞語的感情。生字詞熟悉了,老師想提高下要求,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生默讀課文,思考反饋:
生1:讀懂了有一只力氣很大,脾氣也很大的獅子,它根本不把別的動物放在眼里。(師據此板書力氣大、脾氣大)
生2:讀懂了光憑力氣和發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師據此板書解決不了)
生3:讀懂了兔子很聰明。(師據此板書聰明)
生4:讀懂了一群螞蟻咬得獅子又疼又癢,獅子想盡辦法也沒趕走獅子。(師據此板書又疼又癢和趕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