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教學實錄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 “掙扎”“絕望”“聚攏”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積累“隱隱約約”“斷斷續續”“清脆”“激昂”等描寫歌聲的詞語。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歌聲是怎么救了大家”的。聯系上下文感受女孩的勇敢、樂觀精神。
3、引導學生懂得在面臨危難時勇氣和信心往往能帶來奇跡。
二、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歌聲是怎么救了大家”的。聯系上下文感受女孩的勇敢、樂觀精神。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聽[課件]聽到這歌聲有什么感受?
2、不同的歌聲可以給人不同的感受,或激情豪邁給人無窮力量,或清脆、悅耳讓人心情愉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歌聲》}看看文中的歌聲又會給人們什么感受。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請同學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或請同學幫忙。
2、讀完課文的同學可以先讀讀生詞。【課件】
3、生詞單獨出現了你讀準嗎?請一組同學開火車領讀,讀對了大家跟他一起讀。(理解:觸礁、清脆、激昂)
4、生詞我們理解了,來讓我們一起讀讀這些詞。
5、生字單獨出現有信心喊出他們的名字嗎?[課件:生字]
(三)、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生字讀好了,我們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課文圍繞歌聲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板書:歌聲 救了大家】
2、你說了人物和事情,能把時間、地點再加上說一說嗎?這歌聲怎么救大家的呢?
(四)、精讀課文,理解體會
第1段:
1、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回到1920年的那個夜晚。[課件:汽笛聲、海上行船]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受?最想做什么?
2、是呀,這時你手腳并用拼命地游,你會不顧一切的抓住身邊的東西。這就叫拼命掙扎。能讀出此時你們的感受嗎?
3、馬金納也在這落水的人群中,他有什么表現,請同學動筆畫出來。他為什么他絕望了?
4、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掙扎耗盡了他所有的體力,救生船卻遲遲沒有來,在這冰冷的海水,馬金納命運可能會怎樣?所以此時馬金納——絕望了。能讀出你的感受嗎?
第2--4段
1、正當大家被絕望包圍的時候,是歌聲救了大家。從哪里看出歌聲救了大家?就請同學默讀課文,自己畫一畫,標一標去找找答案,開始吧。誰愿意說說從哪里看出歌聲救了大家?
2、“頓時”能換成什么詞?來讀讀。
3、就是這斷斷續續、隱隱約約的歌聲讓馬金納一下就有了力量。去掉這兩個疊詞再來讀讀,行嗎?
4、雖然這歌聲時斷時續,但對絕望無助中的馬金納代表什么——所以這歌聲使他有了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板書:增添勇氣和力量】練習讀讀課文的第二段,感受這歌聲的力量。
5、還從哪看出歌聲救了大家的?
【課件:海風把她清脆、激昂的歌聲傳播到更遠的地方,遠處的人們像馬金納一樣聚攏過來了。】從這里看出歌聲救了大家,很多人都聽到歌聲,大家找到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