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們》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讀16個生字,學會9個生字。
2、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將課文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體會到怎樣做才是媽媽的好孩子。
教學建議:
1、學習這篇課文之前,最好與家長取得聯系,請他們務必給自己的孩子表現愛心的機會。
2、引導學生圖文結合,理解真正愛媽媽的孩子是心疼媽媽的,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媽媽。愛是相互的。特別通過后半部分理解三個兒子的表現都給媽媽帶來了快樂,但他們的行為卻是有區別的,翻跟頭與唱歌也許是表演給媽媽,也許是得到媽媽的稱贊;幫媽媽提水桶卻是出于關心媽媽、體諒媽媽和幫助媽媽,所以從母子情的角度看,只有第三個兒子才稱得上真正的好兒子。
3、在處理課后思考題:為什么老爺爺說他好象只看見一個兒子?要引導學生不要簡單地肯定一個否定另外兩個,著重引導學生怎樣做才是媽媽的好孩子。
4、注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反復朗讀有關三個孩子表現的句子,體會這樣寫的好處,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拓展練習:
一、比一比,組成詞語。
提()像()累()
是()象()田()
二、選字填空。
1、 像 象
我怎么好()只看見一個兒子呢?
我很喜歡大()。
2、 呢 吧
喏,看見了()!
有啥可說的()?
三、照樣子寫句子。
第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翻著跟頭,像車輪子在轉,真好看!
第二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唱起歌來,向黃鶯一樣,真好聽!
第三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教案:《兒子們》教學設計一
教學準備:
字詞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有一位愛我們、疼我們的媽媽。他們為了我們含辛茹苦,奉獻著無私的愛。作為兒女的我們,能為我們偉大的媽媽做些什么呢?
估計學生會有下面的想法“
1、幫媽媽做飯。
2、幫媽媽打掃衛生。
……
教師小結:你們都能做一些簡單的勞動,減輕父母的負擔,我很為你們高興,今天我們來學習《兒子們》,看看他們是怎樣做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用自己掌握的識字方法,試著讀課文,努力把字音讀準,讀通課文。最好把文中的生詞畫下來,多讀幾遍。
2、把生詞讀給讀給同桌聽一聽,不理解的詞語在小組中交流。
3、請幾名同學當小老師,檢查學生識字情況。方法由小老師自己選。也可以介紹自己的識字經驗。
例如:”啥“,口字旁和”舍“合在一起就讀”啥“
”提“提東西用手,所以用”扌“。
”痛“”桶“對比記憶。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課件放插圖)觀察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
例如:我看見一個兒子幫媽媽提著水桶往家里走,有一個兒子在唱歌,還有一個兒子在翻跟頭。
2、在課文里有三段話是寫三個兒子的表現的,找一找,并讀一讀。
3、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一聽?學生自愿讀,生生互評。
4、課件出示以下句子,引導學生用”像“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