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須去》(二年級語文)
教學目標:
1.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認識14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李丹的矛盾心理。
3.通過學習使學生從小懂得做人要講誠信。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使學生從小懂得做人要講誠信
教學難點:體會李丹的矛盾心理。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板書課題,質疑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共同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題目叫――“我必須去”(板書課題)請同學們大聲朗讀。大家看到了課題,你想帶著哪些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呢?(我必須去干什么?;我為什么必須去?……)別急,我們先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看看能否在聽的過程中找到答案。
二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習興趣。
1.欣賞多媒體動畫課件故事。
2.讓學生說說自己剛才提出的問題和找到的答案,如學生的問題較難,或答案不準確,可考慮將問題保留,在學習課文中逐一解決。
三 自讀課文,認識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1.請學生自己把課文自由讀一讀,爭取讀通順:遇到不認識的字在認字表中找一找,如果沒有找到先用鉛筆圈出來,再想辦法解決。
2.小組合作識字,用喜歡的方式把認字表中的字帶拼音、組詞或擴句子大聲讀一讀。
3.請愿意展示學習過程的學習小組進行表演,其他小組評一評他們小組的表現(xiàn)。
4.認讀詞語卡片,繼續(xù)鞏固生字,理解詞義,以便更好地理解句子。
詞語:日期 李丹 裙子 扎緊 約定 尊敬 畢業(yè) 急促 猶豫 慈祥 盼望 集合
(1)請學生開火車認讀,不會的同學請他任意選擇同學來幫他,并要使用禮貌用語表示感謝。
(2)隨機請學生用“急促”、“慈祥”說一句話,理解詞語并為課后作業(yè)做鋪墊。
(3)隨機提問什么是“猶豫”。 (沒有主意,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5.同桌合作,分配段落讀一讀,看看是否還有不認識的字。(識字作為低年級學習語文的重點,一定要打好基礎,讓學生通過已有的識字方法結合小組合作,掃清生字障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 再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再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培養(yǎng)默讀習慣,提高學生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2.指名讀課文2~9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爸爸得到了兩張馬戲票,想讓丹丹去看表演,可丹丹已經(jīng)答應去敬老院為爺爺奶奶表演節(jié)目,丹丹猶豫了……)
3.李丹多想看馬戲表演呀,從課文的哪些地方能表現(xiàn)出來,誰來讀一讀。(體會李丹心情的復雜變化)
4.學生分角色朗讀練習,指導提示學生讀出爸爸的著急和李丹的猶豫。
5.指名小組來表演父女之間的對話,學生評價。(評價時引導學生多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學會謙虛地欣賞別人。)
6.李丹最后做出了怎樣的決定?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找一找,讀一讀。(讀時,注意從讀的語氣中體現(xiàn)出李丹從猶豫到堅決的心理變化過程。)
五 交流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或理解。
1.圍繞丹丹的選擇和爸爸說的話(不能對老人、同學失信),體會誠信的重要。
2.如果你是李丹,會怎樣想?怎樣做?
六 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
1.生活中,你或者身邊的人是否發(fā)生過不講信用的事情?當時你是怎樣想的?學了這篇課文,今后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