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
《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
1、這段四人小組活動讓我了解到孩子們的興趣點,為我們師生共同建構下一步一系列活動開了個好頭,這一教學活動,是在思想上作功夫.讓兒童有思想的機會, 不要注入式的教學方法. "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在這次的活動里膽小內向的孩子講話既清楚又明白,了解的恐龍知識竟比我還豐富.首先勇于表現自己的孩子表現出對恐龍極高的興趣。大家爭先恐后地說:"開個恐龍消防隊(正在消防主題活動中)開個恐龍學生園恐龍大家庭恐龍電影院恐龍小舞臺" ……平時不好自我表現的學生,也將小手高高舉了起來:"恐龍是生活在白堊紀的,現在恐龍已經滅絕了。那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我媽媽帶我去參觀過恐龍博物館,里面有特別大的恐龍骨架。"小婧也一改以往的內向,滔滔不絕地講起了在古動物館里的所見所聞.逗的其他孩子哈哈大笑。看來從學生所熟悉的事物出發更能促進學生能力上的養成與發展,也許他們的思想不一定正確,但我們教師應從旁指導學生應該怎樣思想。自己思想,是學習中的唯一門徑。
要為學生提供適合他們閱讀的恐龍圖書,并經常利用過渡環節講解書中內容。學生便可以從書中吸收詞語、句型,學習表達各種恐龍內容的語言。
2、根據恐龍主題,我們建議學生從家帶來相關書籍及玩具。我們教師也利用午休時間制作手工,將學生不易操作的部分做好。然后,學生自己能夠做的,我們讓學生自己做,這樣學生在作的過程中與事物發生直接的接觸,就得到直接的經驗,從中認識事物的性質。做事的興趣就會越做越濃,做事的能力也會越做越強。利用家長資源掃描下載有關恐龍的彩色圖片及打印恐龍名稱,投放在語言區及恐龍知識角,掀起了學生前識字興趣。
3、"積極的鼓勵勝于消極的制裁","沒有一個人不喜歡聽表揚,也沒有一個人喜歡人家罵他,這種心理人人都是有的"。我利用這種心理,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敢說,有話愿意說,無論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怎樣,我都抱著積極鼓勵的態度,增強學生說的信心和勇氣。
《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
《恐龍的滅絕》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八組的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全文以科學家們關于“恐龍滅絕”的說法為線索,介紹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今天送教下鄉,我執教了《恐龍的滅絕》一課,從預設到生成,我深入地思考一下,有亮點也有諸多不足,記下自己的偶感,以期待自己的進步。
提前接到通知是去鄉下的學校上課,沒有多媒體設備,只能上一節常態課。可是恐龍已經是不存在的生物了,有大部分的男同學都對恐龍有濃厚的興趣,可還有很多同學不了解恐龍呢?于是我就預設了這樣的導入:
1、利用恐龍模型導入。
同學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什么來了?(出示恐龍模型)你們認識它們嗎?(生回答同時板書:恐龍)你對恐龍有哪些了解?(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
2、老師展示恐龍圖片,并簡單介紹恐龍的相關知識。
3、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加上聲情并茂的解說導入課題。
師:我們剛剛看的圖片是大約兩億年前,地球的主人,那時候地球上還沒有人類,它們到處漫游,足跡遍及整個世界。請看課文的插圖(140—141頁)老師講解并補充資料:你們看,這就是大約2億年前的地球,到處都是恐龍,大的恐龍有幾十頭大象那么大,小的只有一只雞那么大,它們有食肉的、有食草的、也有雜食的,你看,各種各樣的恐龍有在天上飛的,有在地上跑的,也有的在水中玩耍的……可是,我們現在的地球上還有恐龍嗎?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慢慢地滅絕呢?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課文《恐龍的滅絕》(補充板書:恐龍的滅絕)。(學生和老師一起書空,后齊讀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