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的夢》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設計理念: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教學學生是主體,"教"致力于"學",服務于"學".根據教材的知識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探索,研究,發現結論,獲取"真知",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接受.
2,以讓學生看,聽,讀,說等實踐活動為核心,并通過合作交流把個體的,片面的認識趨于完整.
設計特色:
1,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教學學生是主體,"教"致力于"學",服務于" 學".我根據教材的知識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把教材劃為若干問題的層次,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索,研究,發現結論,獲取"真知",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接受.
2,創造了想象的空間,培養了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如在理解課文內容時,教師問:"未來的最新載人飛船是什么樣子 ","請你們猜想一下太陽能汽車是怎么回事 "……從而給學生創造了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們盡情地發揮自己創造力.孩子們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實際,使"阿德的夢"這篇本來比較抽象,不易理解的課文 , 得到了應有的升華.
3,教學中能結合學生的實際,為學生創造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己去觀察,體驗,交流自己的真實感受,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平等溝通,合作交流,使學生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主體人格得到真實的再現.此外,我也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加強了課內與課外的聯系,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會認12個生字.默讀課文,知道課文的大意.
2,過程與方法:自學感悟,拓展延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了解現代科技的興趣和培養科學幻想的意識.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重點:默讀課文,粗知文章大意,展開想象.
教學難點:通過品讀課文,引導學生從阿德的夢中,體會少年兒童對未來世界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教學準備:1,字詞卡片; 2,課件
教法選擇:自主識字,合作探究,朗讀感悟.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課件播放動畫片段:一個小男孩睡在床上做著甜甜的美夢.
問:動畫片中的小男孩阿德在干什么 (睡覺,做夢……)
是啊,此刻他正做著香甜的美夢,你們想不想跟他一起去夢鄉中旅行 (想)那我們就一起去阿德的夢中游覽一番吧!
齊讀課題.
【由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片導入,啟發學生談話,營造寬松的課堂氣圍.實現向課文內容的自然過渡.】
二,自主識字,初讀課文
默讀課文,注意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再借助拼音讀準.(要求:不出聲,不指讀.)
同桌合作玩連線游戲"找朋友".要求:將生字和正確的讀音連起來,比一比,誰連得又快又準.
檢測識字情況:
①(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詞)"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一讀這些詞語 "(抽生教讀,老師正音.)
②(課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詞)"拼音沒有了,你們會讀嗎 "(請女生和男生比賽讀.)老師評價.
③(課件出示生字)開火車讀生字,并用該生字組一個詞.
4,出示兒歌,自讀,齊讀,指名讀,鞏固識字.
阿德早起要旅行,乘坐飛船是新型. 起飛時間還未到,可視電話傳真情.
電話屏上見外婆,聊起暢銷新車型. 預定新車無污染,動力來自太陽能.
飛船嗚嗚長鳴聲,阿德落地未成行. 原來未系安全帶,大叫一聲夢驚醒.
【本課只有識字任務而無寫字任各,結合本課重點指導默讀的教學任務,在識字中就對學生的默讀提出要求.此環節老師采取多種方式識字,就是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情景,做到識用結合,及時鞏固與積累.特別是兒歌的引入,還起到感知課文內容的作用,提高了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