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星星的孩子》教學案例
一,簡介《數星星的孩子》講了少年張衡數星星的故事,表現了他對知識認真執著,一絲不茍的精神,以及他對星空,天象近于癡迷的刻苦實踐和獨特愛好.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讓學說了解較淺顯的天文知識,對張衡有一定的認識,培養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探究意識.
二, 學習者分析
二年級下學期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和閱讀能力,也具備了一定的微機操作能力,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幫助下,能上網查閱簡單的資料.他們想像力豐富,喜歡幻想,對事物充滿好奇,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合作,喜歡游戲活動,善于表現自己,樂于得到別人的贊揚,肯定.
三,教學/學習目標及其對應的課程標準
新課程標準倡導"以人為本,主動發展"的教學思想,即教學中充分尊重和發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學會主動學習以滿足其終身發展的需求.為此,本課時教學,設計以下教學目標:
1:準確認讀生字,初步識記字形,會運用多數生字口頭組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張衡做事認真,自信,有耐心,有毅力,追求科學的精神,從中受到啟迪.
3,運用多種方法識字,積累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
4,培養學生合作,自主探究的意識以及分析綜合和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全面促進學生發展.
四, 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1,從興趣入手,采用多種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激活課堂,提高效率.
2,根據低年級識字是重點的要求,本課采用聽讀識字,分析部件識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小組合作識字等方法,使識字落到實處,并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3,讀書是積累語言,理解課文的重要途徑,教學中注重朗讀,采用個人讀,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帶著問題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受感染,受啟迪.
4,以 學生的"學"為主線,采用"談話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愉快地學習.
5,注重教與學的互動,通過賞識評價,及時評價和總體評價,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之愛學,樂學.
五, 應用信息技術的依據或考慮
1,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使聲像,圖文并茂,能直觀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求知欲,培養學習興趣,真正達到全員參與,全程參與的教學目的.
2,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采用多種識字方法,如:聽讀識字,隨文識字,看拼音識字,自主識字等,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情境.
3,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開展網上學習,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培養了學生搜集,整理,提取,運用信息的能力.
4,實現教學的差異性,兼顧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愛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原則.
六,教學或活動過程
〈一〉教學準備階段:
1,本節課需要教師課前布置學生搜集和課文有關的資料,然后教師加以整理,根據教學設計制作教學課件.
2,要求學生課前觀察夜空數星星,有真實的體驗.
3,學生在課前必須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能查找所需的資料.
〈二〉整個教學過程敘述:
環節一:激趣導入
1,學生拍手跟著音樂齊唱兒歌《小星星》.
2,提問:兒歌中把星星比作了什么 并讓學生談一談數星星時的感受.
3,板貼課題《數星星的孩子》,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
1,電腦大屏幕顯示星光閃爍的夜空并配有兒歌,學生跟著音樂拍手齊唱,聲像,圖文并茂,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興趣盎然的進入課堂,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