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星星的孩子》識字教學案例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9課《數星星的孩子》,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吧?(學生們紛紛點頭)認為自己能把生字全讀準的小朋友,請舉手!(全班都舉手了)噢,真是充滿自信!
(教師出示本課的生字詞——撒在 碧玉盤 仰起頭 傻孩子 距離 一組 清楚 張衡 漢朝)
師:這些生字詞沒有拼音,你先自己試著讀一讀,看誰能全讀出來!萬一哪個字你忘記了,就要趕快打開書看一看,或者問問同桌!
(學生興致勃勃的自己讀生詞,偶爾有幾個學生會打開書看一看,記一記,也有幾個在問周圍的人。)
師:(等同學們全都至少讀完一遍后,組織學生停下來)剛才,不看書能全讀出來的請舉手。(大部分學生舉了手)你們預習得太棒了,我為你們驕傲!(這些受到表揚的孩子更開心了)
看過書之后,能把這些生詞全讀出來的舉手。(一部分學生舉起手)你們也很好,如果課前預習時,再多用一點兒功夫,就跟他們一樣優秀了。加油!(孩子們紛紛點頭)
到現在,還沒有把這些字全認識了的同學,你們也別著急,老師相信你們以后會更努力的預習的。一會兒,我們一起學習生詞的時候,你們也一定會更用心學的。
師:我請一位同學來讀,其余同學要認真聽,和自己對照一下,哪個字在課前預習時讀錯了,趕快改過來。(指一名學生讀生詞)
師:有誰發現自己讀錯了,自己改正的?(幾名學生舉手)
師:你們能認真地聽同學讀,還能發現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你們很會學習!現在,讓我們來個同桌比賽吧,看誰能一字不錯的全讀出來。
(學生同桌間互查)
師:這些生字詞,同學們基本上都認識了,現在我們來玩個搶答游戲。(學生們立刻興奮起來)
師:那個數星星的孩子是誰?(眾生齊說——張衡,教師同時指生詞“張衡”)
師:張衡是哪朝人?(大家齊說 “漢朝”,教師同時指生詞“漢朝”。)
師:(教師仰起頭問)這個動作是 ——(學生們搶著說“仰起頭”有的學生也做了“仰起頭”的動作。)
師:(指生詞 “仰起頭” )請三位同學讀(這三名學生是學困生)
師:(指生詞“傻孩子” 學生們紛紛搶讀。)在這篇課文中是誰稱誰為傻孩子?
生:奶奶稱張衡為傻孩子。
師:喲,看來奶奶不太喜歡張衡呀?
生:不是,奶奶很愛張衡,只是覺得張衡想把星星數清,這事做得有點傻,所以奶奶稱他傻孩子,其實奶奶是愛他才這么說的。
師:哦,原來是這樣,一起讀一遍吧!
生:(齊讀,但語氣平平) “傻孩子”
師:沒聽出“愛”來,再讀。(這次,學生們讀得充滿愛意)
這樣的教學,大大調動了學生的識字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識字的主動性、發展學生自省的意識和習慣。
⒈ 以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水平作為課堂教學的起點,關注學情,分別對三個層面的學生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評價——“你們預習得太棒了,我為你們驕傲!”,“如果課前預習時,再多用一點兒功夫,就跟他們一樣優秀了!”“老師相信你們以后會更努力的預習的。你們一定會用心學的!” 這種鼓勵性的評價,能夠促使不同層面的學生,在自己的水平線上有所發展。這樣的教學行為設計也大大激發了學生預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