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救媽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閱讀是學生與文本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也是學生享受閱讀,感悟生命,學會學習以及形成正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過程。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力圖以讀為本,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通過讀促使學生去探究、去合作、去交流,去感悟。讀著讀著,聰明可愛、愛動腦、愛動手的小愛迪生便躍然紙上了;讀著讀著,文中的詞語就理解了,積累了;讀著讀著,平時要多動腦、多動手、善發(fā)現的意識就有了;讀著讀著……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悟,并注意積累詞句。
2、領會愛迪生的聰明可愛,有多動腦、多動手、善發(fā)現的意識。
【教學重點】:領會愛迪生多動腦筋,多動手,善于觀察:感悟朗讀。
【教學重點】:故事性課文的語文文字的感悟,主人公的聰明機智。朗讀中感悟,并積累詞句,領會愛迪生的聰明可愛。
【課前準備】:ppt制作的詞語投影等
【教學流程】:
一、回顧
1、復習生字詞語:(投影出示)
愛迪生 檢查 急性闌尾炎 來不及 環(huán)顧四周 遲疑片刻 幾盞油燈 急得團團轉 一溜煙似的 捧著 明晃晃
斥責 胡鬧 委屈 點燃 亮堂 恍然大悟
。ㄖ该x、開火車讀、齊讀等)
2、復習第一段。(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到了偉大的發(fā)明家愛迪生小時候非常的愛動腦筋,非常的聰明。讓我們一起走進愛迪生的家,去看看他究竟聰明在什么地方。)
二、自主探究、自主感悟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當時情況的“緊急”)
1、生自由讀第二段,你了解到了什么?
2、引導學生抓關鍵的詞句來理解。
。1)那一年,愛迪生剛滿七歲。(師引導:七歲的時候,我們在干什么?有的小朋友還在上幼兒園,有的小朋友剛上一年級,有的小朋友……)
【讓愛迪生和自己作比較,拉近愛迪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去體會愛迪生當時年齡的“小”,為下文體會愛迪生的“愛動腦筋和聰明”做鋪墊!
。2)抓關鍵詞語“直打滾、幾十里外、馬上、來不及”等去體會當時情況的緊急。
3、朗讀指導。
。ǘ⿲W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手術順利地做下來了嗎?(沒有)這是怎么回事呢?(生默讀課文第三段,劃出相應的詞句)
2、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語言、表情和動作去體會。
3、讓學生上臺表演當時的情景,結合動作理解“環(huán)顧四周、遲疑片刻、連連說、急得團團轉”。
【一、二年級的學生表演的欲望是非常強烈的,文中的這些詞語所表示的動作于二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而言,在生活中是不常見的。結合表演來理解,既增加了學習課文的趣味性,又有助于對詞語的準確理解。實踐證明:學生很容易把“環(huán)顧四周”同“東張西望”等同起來,對其它詞語的理解也存在著一定的偏差!
4、猜測想象:“大家急得團團轉”中的“大家”會是誰?(如爺爺、奶奶、鄰居等等)
【引導學生不要局限于書本插圖中所描述的,意在為下文中讓學生體會愛迪生的聰明做鋪墊,家里上上下下、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想不出的辦法,卻被愛迪生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