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鴨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丑小鴨》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中的第28課.這篇課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寫的一篇童話.文章塑造了一個豐滿的童話形象:面對艱難曲折的生活環境和前程,他仍然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的理想.故事寫得十分感人,貼近兒童生活,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學情分析:小學低年級學生對直觀形象的圖畫比較感興趣,他們活潑好動,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現欲強.但是他們讀書不夠仔細,讀起書來往往流于形式,深入領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困難.
教學目標:認知目標:會認本課生字,聯系詞句理解字義.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培養他們的朗讀能力.
情感目標: 使兒童初步領悟童話的教育意義.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認字和朗讀;
教學難點: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領悟童話的教育意義.
教學理念:本課故事性強,情節引人入勝,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文中的字詞極富表現力,語言優美,富有情感.過分理性的分析,只會有損于文章的整體美感,兒童也難以接受.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朗讀和吸收內化.因此,我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注意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引導他們自主閱讀,展開想象,體會文章的情感.讓他們聲情并茂地朗讀,讓他們純真的心靈與"丑小鴨"的美好心靈產生共鳴,從而感悟到文章的主旨,初步體驗到到人生的真諦.
教法學法:
教法:
a,采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感覺如臨其境,易于其理解.
b,直觀教學法:通過課件的直觀演示,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
c,以讀代講法.《課程標準》指出:"重視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教學時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學法: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學生采用:看,聽,讀,品的方法學習.
課時安排《丑小鴨》一課分為2課時.第一課時為學生創造一個整體的故事感,不分裂學生的情感.第二課時回顧全文,學習生字及做課后練習,進行拓展延伸.
這樣安排的初衷是為了打破第一節課難,第二節課重,第三節課松的模式.
教學過程設計:
創設情境,激趣入境
1, 播放天鵝湖音樂,并課件展示優美的天鵝圖片.學生欣賞.
2, 教師激趣導言:同學們,這些天鵝漂亮嗎 可你們知道嗎 有一只天鵝呀因為生在鴨群被別的動物看不起,接著又遭遇到了許多艱難曲折,這只天鵝曾被稱為丑小鴨.丑小鴨是怎樣成為白天鵝的,你們想知道嗎 讓我們來一起走進安徒生帶給我們的童話世界吧!
整體感知,學習字詞
播放《丑小鴨》課文動畫,師生一同觀看,整體感知童話故事內容,直觀感受丑小鴨這個形象.
學生談談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引導自讀,學生自主提出初讀任務.
利用課件進行不同層次的認讀字,詞,句訓練.
七名學生逐段匯報讀,教師相機指導讀好長句子!
入情品讀,多元感悟
1,(1)指名叫一名學生朗讀一,二自然段.
(2)學生說說從一,二自然段學到了什么
(3)畫畫說描寫丑小鴨怪模怪樣的詞句.
(4)誰能讀出丑小鴨"又大又丑"的樣子
2, (1)引導學生輕聲讀,體會丑小鴨為什么離開家.
(2)學生讀相關詞句.
(3)重點理解"討厭".學法指導:用換詞的方法來理解詞語的意思,應用這個方法理解"孤單".
(4)體會丑小鴨離家出走時的心情(師板書孤單).
(5)課件出示丑小鴨離家時給媽媽的告別信,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說丑小鴨可能會對媽媽說些什么,把信補充完整,既進行口語表達訓練,又更深層次體會丑小鴨當時心情.
3, (1)學生默讀課文的4,5,6自然段,邊讀邊想丑小鴨離開家之后的生活,又會怎么樣
(2)引導學生讀讀感受最深的句子來談丑小鴨的不幸.
a:"丑小鴨來到樹林里,小鳥譏笑他,獵狗追趕他"這句通過理解重點詞句"譏笑"來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