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畫》教案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圍繞著“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幾篇不同體裁的課文,內容豐富。《玲玲的畫》講的是玲玲收拾畫筆時不小心把第二天參評的畫弄臟了,在爸爸的啟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蓋了污漬,第二天她的畫在評獎會上得了一等獎的事。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簡單的故事之中,對于啟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設計理念
1、以學生隨文識字,教師引導為主要形式,讓學生產生識字的興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要求寫的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有關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會認生字,寫生字。
教學難點明白“壞事變好事”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字卡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課題
1、在古時候,有一個小男孩,他動腦筋想辦法,從水缸里救出了自己的小伙伴,還記得他的名字嗎?(司馬光)還有一種鳥,它想辦法喝到瓶子里的水,它是什么?(烏鴉)這節課,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出示頭像),她的名字叫玲玲,我們一起喊喊她的名字。(出示玲)這個字就讀“líng”,也是我們今天認識的第一個字,跟老師一起讀。你是怎么記住它的?還有哪些字右邊帶“令”啊?(學寫“玲”)。
2、玲玲不僅可愛還是個聰明的小姑娘,畫得一手好畫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第25課《玲玲的畫》。(板書課題)來讀讀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字詞
1、老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玲玲的畫中藏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咱們去看看吧。讓我們打開書,先聽老師讀一遍,大家要認真聽呦!
2、引導學生自主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會的生字詞,并標出自然段。
同學們,請大聲地朗讀課文,遇上不認識的生字就停下來,請教課文下面的拼音寶寶,或是問問同桌,讀完了就標上自然段,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好了,大家開始讀吧。(巡視,表揚學生的讀書姿勢)
3、瞧你們一個個讀的多認真啊!誰來說說這篇課文共分了幾個自然段?下面就請十名同學來展示展示自己的風采。
三、感悟、品析
1、現在大家知道了吧,玲玲畫的是什么?你從哪知道的?(生讀第一自然段)(課件出示:玲玲的畫)
(1)指名讀。
(2)玲玲的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她多高興啊!帶著高興的心情在來讀讀。
(3)理解“端詳”,(端詳)點紅色 。認讀“詳”,記憶字形、擴詞、形近字。
(4)現在大家也來當玲玲,也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的畫。這里邊還有兩個字,這個字就讀“fú”,跟老師一起讀。(分排讀)它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巾,一口田)咱們以前學過的哪些字含有右半部分?誰能給它找朋友?還有這個字,想和我們大家見面呢?這個字讀“jiǎng”,誰能幫它找朋友?誰能用喜歡的詞說句話?玲玲的這張畫多漂亮啊,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她的心情是怎樣的?一起帶著高興的心情在讀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