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玩具柜臺前的孩子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認讀11個生字。
(2)默讀課文。說說讀了課文你想到了什么。
2.過程與方法
(1)在拼讀、識記中掌握生字的讀音。
(2)在自由泛讀中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3)在默讀中聯想,想文中人,想身邊人,想自己。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小就要懂得體諒大人的艱辛,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重難點、關鍵
1.認讀11個生字。
2.默讀課文。說說讀了課文你想到了什么?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素質教學目標
1.認讀11個生字。
2.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全解
一、導入
1.出示題目與圖畫:玩具柜臺前的孩子。
2.讀題、想像:這時候的孩子會想什么,會做什么?
3.匯報。
4.教師;如果是你們,你們肯定想干啥?(買一個)
5.教師:這玩具柜臺前的孩子會怎樣?請打開課文,自由讀一讀,想一想,到底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二、自讀課文。
1.畫出生字。
2.了解大致內容。
3.匯報:
(1)“六一”兒童節前的玩具柜臺前站著一個小男孩,盯著別人買的小汽車。
(2)售貨員阿姨了解到這個小男孩的爸爺在生病,他不讓媽媽給他買玩具。
(3)售貨員阿姨想給他買輛小汽車,可是他不要。
(4)售貨員阿姨把這件事告訴了女兒,女兒拿出玩具,天天盼著見到那個小男孩。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
2.自由拼讀,先自主解決一部分容易掌握的讀音
3.小組比賽,看誰能全把生字讀過關。
4.講讀音注意點:
5.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要求讀正確、流利)
四、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素質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說說讀了課文你想到了什么。
2.學習小男孩對大人的體諒與懂事。
教具準備教學過程全解
一、復習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測讀。
二、學習課文。
1.自由默讀課文,講講你讀懂的內容。
教學示例:
(1)學生a:小男孩多么喜歡小汽車啊!
①教師引導:這個內容在哪一段?
②學生:第一段。
③教師:請大家再自由讀第一段,告訴老師你們想到了什么?
④學生:小男孩想要或買一輛小汽車。
⑤教師:對,小男孩的心中充滿了對小汽車的渴望,請大家把小男孩的渴望通過朗讀體現出來。
(2)學生b;小男孩十分懂事、不讓媽媽給他買玩具。
①教師;為什么呢?
②學生:因為小男孩的爸爸生病了,媽媽的錢不夠花。
③教師:你們認為小男孩這時會想說什么?(學生自由猜說)
④教師:說得好,請大家讀這幾段話,請讀出小男孩的渴望與懂事。
(3)學生c:這個小男孩不要別人買的玩具,是個好男孩。
①教師;你從哪里讀到了這個內容。
②教師:請大家默讀這兩段話:聽著聽著,售貨員阿姨的眼圈紅了,說:“多懂事的孩子呀!這樣吧,我買輛小汽車,送給他作為節日禮物。”
“不,謝謝,我不要。”男孩拉著媽媽的手,走出了商場。
③教師:大家說說這兩段話該怎么讀?
④學生:讀阿姨這一段要讀出傷心、難過、感動、真誠……
⑤學生:讀小男孩這一段要讀出禮貌,有志氣……
(以上讀法學生不會講可由教師引導)
⑥分角色朗這兩段話。
⑦教師:大家此時想到了什么?
a.這個小男孩在想:不能花別人的錢。
b.這個小男孩在想:等我爸爸病好了再來買。
c.這個小男孩在想:等我長大了自己買。
d.我想到了自己現在很浪費,有了許多玩具還要買新的。
e.我想到了以后要把買玩具的錢攢起來給病人家的孩子買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