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語言,體會不同的語氣。
2、理解課文的內容,從人物對話中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獲得生活的啟示和教育。
一、直接揭題,導入新課。
1.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21課,請小朋友們看老師寫課題,心理可以念幾遍。
(板書:畫家和牧童)
2.指讀課題。
師:什么樣的人才叫畫家?我們課文中的畫家又是誰呢?(板書:戴嵩)那么牧童又是干什么的呢?(板書:牧童)
2. 大畫家和小牧童之間會有這樣的故事呢?我們趕快走進課文,走進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
1. 請小朋友拿好鉛筆,認真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的通順。順便帶上一個問題:。
2. (初讀課文之后)誰能把課文下面的生字連成詞語呢?邊想邊連邊讀,看誰連得又快又對,讀得又好。
3. (出示小黑板)你們連得詞語是不是老師黑板上的詞語啊?剛才你們在讀得時候有沒有發現哪個詞語很難讀,但通過努力,你也把它讀好了,現在你愿意提醒提醒其他同學嗎?
慚愧:它既是前鼻音又是平舌音;兩個字都是豎心旁,表是這個詞和心情有關。
牛蠅:后鼻音;一種專門叮牛的蠅。
濃墨涂抹:老師范讀,學生跟讀。
4. 解決了這些,讀起來一定更正確了,誰來當個小老師,做個示范讀一讀。
5. 齊讀所有詞語。
過渡:同學們剛才讀了課文,也作了記號,誰能告訴大家在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能看出戴嵩畫畫畫得很好呢?
三、精讀1—4自然段。
1. 你又是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呢?請小朋友邊輕聲讀邊用鉛筆劃一劃相關的句子。
自主學習,師巡視
匯報交流,指導朗讀
①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a.指讀
b.評讀:你把句子中的“一…就…”讀得特別生動,可見戴嵩畫得畫非常受人喜歡。
c.誰還能讀一讀這句話呢?(指讀、齊讀)
②.看畫的人沒有不點頭稱贊的,有錢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
a.指讀
b.評讀:“沒有人不點頭稱贊的”說明每個人都點頭稱贊了。你把沒有讀得特別重,就讓我們覺得人人都在稱贊戴嵩。
c.誰還能讀一讀這句話呢?(指讀、齊讀)
③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a.師范讀。
b.小朋友你們也試著讀一讀。讀著讀者你們有什么體會啊?(戴嵩畫畫快、熟練)
c.我們一起再讀一讀這句話。
d.評讀:你們這樣讀,我好象真的看見大畫家在認真地畫畫。
過渡:怪不得,圍觀的人紛紛夸贊。小朋友們,請你們繼續往下讀一讀第三、四自然段,到底是哪些人在夸贊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