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5.小組合作,研讀。
創設實踐活動,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開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四人小組合作討論讀,填寫下面的讀書報告,或小組自己設計報告內容。
要是在野外迷了路,怎么辦?
什么時候 觀察什么 怎樣辨別
白天 太陽 中午時,太陽在南邊;樹影正指著北方
黑夜 北極星 永遠高掛在北方
陰雨天 大樹枝葉 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是北方
下雪天 積雪 化得快的是北,化得慢的是南
你還有其他辦法辨別方向嗎?
1.
2.
(三)積累運用
1.詞語積累。
野外 溝渠 向導 忠實 指點
分辨 辨別 永遠 高掛 天然
大自然 北斗星 指南針
2.小組開展“一字開花”的活動,進行開火車擴詞比賽。
別:特別 分別 別處 _____
指:指揮 手指 指南針 _____
方:方向 地方 千方百計 _____
導:____ 積:____
忠:____ 慌:____
(四)實踐活動
課外搜集資料,了解其他辨別方向的方法。
四、教學設計舉例
片斷:自主、合作學習,引導了解辨別方向的方法
(一)通讀全文,明確方法
1.自定讀書方式,通讀全文。想想課文講了哪幾種天然的指南針?
2.學生匯報,老師板書。
(1)太陽 (2)北極星 (3)大樹 (4)雪
(二)提問設疑,小組研讀
1.怎樣利用太陽、北極星、大樹和雪辨別方向。
2.各小組至少確定一種方法,練讀、評讀、仿讀、討論,并準備匯報。
(三)匯報朗讀,全班交流
1.小組代表朗讀課文,借助自制圖片,匯報辨別方向的方法。
2.相互質疑、釋疑。對講得不明確或不準確的地方,教師給予點撥、糾正。(利用圖片,引導學生直觀地理解“稠、稀”,認識北極星。)
(四)延伸拓展,引導發現
1.大自然中還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針呢?
2.在今后的生活中細心觀察,注意發現還有哪些辨別方向的方法。
(五)借助圖片,引導背誦
五、資料袋
野外判斷方向的辦法
在野外活動,確定方向主要依靠經驗和工具。
1.利用羅盤(指北針)。
將羅盤或指北針水平放置,使氣泡居中,此時磁針靜止后,標的“n”的一端所指的便是北方。
2.利用太陽。
在晴朗的白天,根據日出、日落就可以很方便地知道方向,但只能是大致的估計,較準確的測定有下列向種方法。
(1)后表測向。“時數折半對太陽。12指的是北方”。一般在上午9時至下午4時之間可以很快地辨別出方向,用時間的一半所指的方向對向太陽,12時刻度就是北方。如,下午14:40的時間,其一半為7:20,把時針對向太陽,那么12指的就是北方。
(2)日影測向。晴天,在地上豎立一木棍,木棍的影子隨太陽位置的變化而移動,這些影子在中午最短,其末端的連線是一條直線,該直線的垂直線為南北方向。
3.利用地物和植物特征。
有時野外的一些地物和植物生長特征是良好的方向標志,增加這方面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地辨別方向。
(1)地物特征。
房屋:一般門向南開,我國北方尤其如此。
屆宇:通常也是向南開門,尤其廟宇群中的主體建筑。
突出地物:向北一側基部較潮濕并可能生長低矮的苔蘚植物。
(2)植物生長特征。
北側山坡,低矮的蕨類和藤本植物比陽面更加發育。樹木樹干的斷面可見清晰的年輪,向南一側的年輪較為疏稀,向北一側則年輪較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