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這是一首以自然科學為題材的兒童詩歌,向我們介紹了幾種辨別方向的方法。這首詩歌易讀易懂,能引起孩子們對大自然的極大興趣,并使他們懂得,只有留心觀察,才能發現大自然的許多奧秘。
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會認4個字,會寫9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培養理解課文,朗讀課文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教學重點:掌握幾種辨別方向的方法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雪化得快的是南面還是北面?
教學準備:課件,了解辨別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會怎么辦呢?
2、要是在茫茫的野外迷了路,到處荒蕪人煙,身上也沒有帶辨別方向的工具,那可怎么辦呀?老師告訴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針,會幫助你辨別方向,想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針嗎?學了這一課,你就知道了。齊讀課題。
二、范讀引路,整體感知
1、師范讀課文,生邊聽邊用筆勾畫出幾種天然指南針。
2、指名匯報,相機貼出四種天然指南針的圖片。
三、精讀課文,細細品味
1、創設情境,自讀自悟:
⑴ 有一群小朋友到野外去踏青,可是這幾組小朋友迷路了(課件:四組小朋友迷路,背景分別為:圖1、中午,太陽在南,樹影、人影在北。圖2、陰雨天,大樹枝葉一面稠密、一面稀疏。圖3、溝渠里一面雪即將化盡,另一面雪還很厚。圖4、晚上,北極星高掛),他們多著急呀,你們能幫幫他們嗎?請大家仔細讀讀課文,看看你能幫哪一組小朋友指路。
⑵ 生自讀課文,尋找指路的方法,再和同桌交流。
2、扶放結合,朗讀感悟:
你想為哪一組小朋友指明方向?(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指導)
第二小節:
1、(課件:圖1)生介紹辨別方向的方法。
2、你是從課文的哪一小節了解到這個知識的?你能讀讀這一小節嗎?指名評價。挑戰讀,齊讀。
3、課文里把太陽比作了什么?
理解:忠實的向導。為什么要把太陽比作忠實的向導呢?(課件:太陽東升西落,中午時太陽在南方,樹影在北方)
第三小節:
1、(課件:圖2)生介紹辨別方向的方法。
2、(課件:夜晚,北極星高掛北方,北斗七星圍繞它轉)介紹北極星、北斗七星。生交流了解的相關知識。
3、能把這一小節讀好嗎?(課件:第三小節文字)自由讀,男女比賽讀。
第四小節:
1、(課件:圖3)生介紹辨別方向的方法。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棵大樹,你發現了什么?理解:稠。
2、小組討論:為什么同一棵大樹一邊枝葉稠,一邊枝葉稀。
3、課文的哪一小節寫了大樹?請在小組內比賽讀第四小節,看誰讀得最好。
4、小組推薦讀,想讀的站起來讀。
第五小節:
1、(課件:圖4)生介紹辨別方向的方法。
2、你是從哪一小節知道的?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五小節。指名讀,指小組讀,齊讀。
3、讀了這一小節,你有什么問題嗎?是呀,雪化得快的那邊是南邊,還是北邊呢?在小組里討論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