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下《雷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以簡煉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夏日雷雨圖。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順序,清晰地展開描寫。三部分特征鮮明,寫景細致逼真,引人入勝。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深刻體驗,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熱愛自然的熱情。
設計理念:
雷雨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他們都有著一定的生活體驗。因此,在教學時,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從他們的已有經驗入手,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學習雷雨前的段落時,先讓學生充分地接觸文本,在讀的基礎上談感受,學生的感受會更多。整堂課力求引導學生在體驗、觀察、閱讀中感悟課文的內容,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熱愛自然的熱情。
教學目標:
1、會認“壓、亂、垂、虹”四個生字,會寫“壓、亂、垂、沉、陣、蟬”;并能正確朗讀全文,有感情地朗讀1-3自然段。
2、通過學習生字,使學生掌握多種識記生字的方法。
3、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并聯系生活培養學生有觀察天氣變化的意識。
教學重點:讓學生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教學難點: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感知并有感情地朗讀雷雨前的描寫。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流程:
一、聯系生活,揭示課題
1.夏天的午后,常常會出現雷雨。(板書:雷雨)雷雨和現在的雨有什么不一樣呢?你有沒有仔細觀察過雷雨呢?你在雷雨前、后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呢?
2.雷雨是夏天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場雷雨。
請大家齊讀課題。18:雷雨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 請打開書本八十頁,聽老師讀讀課文,從課文中你能聽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簡單交流)
2.你們真能干,聽了一遍就知道了那么多!下面請自由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標出段落序號。相信你會知道更多。
3.課件出示詞語(黑沉沉、亂擺、迎面撲來、彩虹、蜘蛛、蟬、越來越響、垂下來、壓下來)認讀詞語。(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4.生字卡片認讀生字。(帶讀、開火車讀、齊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1、指名3個學生,分別讀1、2、3自然段,4、5、6自然段,7、8自然段(按雷雨前、中、后的順序朗讀課文。)其他小朋友一邊認真聽,一邊想一想老師為什么分這樣3部分來讀呢?
2.為什么老師請小朋友分這樣3部分來讀呢?明確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寫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后
板書:前、時、后
四、研讀課文,感悟情景
(一)讀通1-3自然段
1.小朋友們,大自然很奇妙,每當雷雨來臨之前,大自然會有很多變化。課文是怎樣描寫雷雨前的景象的?誰來讀一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3個自然段寫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呢?
2.這一部分寫了哪些景物呢?請自由地讀一讀,在書上圈一圈,圈完后和同桌討論討論。
3.誰來說一說?(板書:烏云、葉子、蟬、大風、樹枝、蜘蛛、閃電、雷聲)
(二)交流句子、指導朗讀
1.這些景物都找到了,雷雨前它們會怎么樣呢?讓我們先來看看雷雨前的云吧!誰來找到句子讀一讀
(1) “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你讀懂了什么?你從哪個詞知道的?
“黑沉沉”寫出了云層很厚,從“壓”中體會到烏云來勢兇猛。“滿天”烏云多。
“黑沉沉”你讀的特別好,讓我們仿佛感受到烏云向我們壓下來,大地一下子變暗了。誰也能向他一樣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