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風》教案
教學目標:1、讀懂課文,學會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能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2、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的習慣。
教學重點: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孩子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鞏固識字
1、這節(jié)課我們要繼續(xù)學習的是《畫風》這篇課文。(板書課題《畫風》)。
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回答。
2、開火車認讀生字,組詞。
二、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課文里的小朋友是怎么畫風的?邊讀邊畫出相應的句子來。
指名朗讀相應的句子。
2、逐段學習,深入理解
①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邊讀邊找一名同學到黑板上做畫。
②指名讀趙小藝畫風的段落。
思考:趙小藝的畫里有風嗎?你是從哪個詞體會到的?
生回答,師畫出飄動的旗子,板書:飄。
師強調(diào)注意方位詞:前面。
③趙小藝的畫給了宋濤和陳丹怎么樣的啟示?
自由讀相關段落。
指名學生朗讀,師畫出相應的內(nèi)容,板書:彎 斜 轉
④他們都把看不見的風畫出來了,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3、正在這時候真來了一陣風,把畫吹動了……指名讀最后一段。
練習用“顯得”說話。
4、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課文
指名小組讀。
班內(nèi)找學生讀。師必要時做示范,指導朗讀。
三、課堂延伸
1、師出示李嶠《風》這首詩,學生讀。
2、對照黑板上的圖畫,配上小詩。
師示范:風來了,風把旗子吹動了,風藏在飄動的旗子里。
生練習說話。風來了,風把----------------,風藏在-------------------。
3、風雖然不能直接畫出來,便卻可以通過有關的事物表現(xiàn)出來,三個孩子動腦筋用不同的方法畫出了風,真值得稱贊。你還有什么方法畫風?也試著這樣寫一寫。
四、課外拓展
通過剛才的學習,讓我們知道了只要認真觀察和思考,連畫看不見、摸不著的風都不那么難了。聲音、氣味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想想怎么樣把它們畫下來,并試著給你的畫寫一兩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