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生字,理解“立即、仍然”等詞語。
〖能力目標〗
1、通過讀文,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通過情境創設,培養學生質疑、探疑、解疑的能力!
3、通過小實驗,培養學生動手的能力。
4、通過匯報、交流,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5、通過收集資料和觀察生活中的物品,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勤于動手。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
⑴ 郵票(3張以上)。
⑵ 觀察生活中有齒孔的物品。
、恰e針一枚。
、取×私忄]票的知識!
2、教師準備:
⑴ 搜集有關郵票的一些知識。
、啤∴]票。
【教學流程及設計】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1、目標:
通過教師質疑,學生回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動腦習慣,學會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2、形式:
展示實物,教師質疑,學生解疑!
3、過程:
、拧〗處煶鍪鞠螺d的郵票圖案若干張,設問:
老師想將這么多郵票整齊快速地分開,你能幫老師想出什么辦法?
、啤W生發言:
、佟∮眯〉恫瞄_;
、凇∮檬炙洪_;
③ 用剪刀剪開;
、堋∮脛e針刺開。
⑶ 教師評價:
大家的辦法都不錯,但是有的辦法用起來不很方便。100多年前英國發明家阿切爾用了一個好辦法讓大家能又快又好地分開這些郵票,想知道他想出了什么辦法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目標:
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讀準生字。
2、形式:
自讀課文,交流匯報。
3、過程:
⑴ 學生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注意讀準字音。
、啤≌f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⑶ 認讀生字,師生共同正音。
三、自主探究,理解課文
1、目標:
讓學生在讀文、質疑、讀詞、小實驗、談體會等過程中了解郵票齒孔的來歷和打孔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
2、形式:
讀文質疑、讀詞想象、實踐體驗,交流感受。
3、過程:
、拧W生自由讀課文,將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啤∫龑W生質疑:讀了課文你有什么疑問?
生問:
、佟槭裁匆郧暗泥]票沒有齒孔?
、凇〈蚩讬C是怎樣發明的?
、邸∴]票打孔機什么時候發明的?
、堋槭裁从⒓床捎昧舜蚩讬C?
、荨槭裁船F在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
、恰〗處熾S機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以四人為一組合作解決問題,完成下列表格:
⑷ 學生匯報學習情況,回答“打孔機是怎樣發明的?”
、伞↓R讀動詞,體會動作。
、省⌒嶒灒
用別針給兩張“郵票”中間處刺洞,然后沿洞撕開,再將中間沒有刺洞的兩張郵票撕開。
。▽嶒灂r,學生兩人為一組,一人拿郵票,一人小心翼翼地用別針刺洞,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安全。)